把考试当成一般的作业,理清自己的思路,认真对付每一道题,你就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你要学会超越自我。数学一定力求掌握基本方法,搞清楚每天的复习内容。政治背黑体字,再看一些体现哲学观点的诗;要保证一分钟做2-5道题!不用管正确率(但也不能乱写,把认为最可能的选项写上,)练题感!语文不要多看!把字词背下来!书上的古文及注解背下来!像现代文阅读的只看天命和考场发挥!不要多做题!英语把高三英语书上READING背下来,每天保证80个单词!一天一套英语卷!140分不敢保证130分没问题。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每天可供我们自己利用的时间并不多,其中最长的一段时间大约就是每天晚饭后至睡觉前的三个多小时时间。能否利用好这段时间是高三复习成败的关键。我的体会是不要在一个晚上把五科全复习到,这样做只会不分主次、自找麻烦。试想,仅仅是不足四小时的短短的一段宝贵时间,怎么能经得起五科的轮番轰炸呢?建议大家在一个晚上专攻一门到两门,抓住重点,集中精力,以争取达到较高的学习效率。我在高三每天晚上复习时,周一定为数学日,周二定为英语日,周三定为物理日,周四定为语文日,周五定为化学日,每晚集中精力复习一门功课,长期坚持,效果不错。记忆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国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四忌:一忌多而不精,顾此失彼。许多学生为了在高考中领先于其他人,总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要比别人学得多。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往往采用多做题的方法,花去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二忌学而不思,囫囵吞枣。题目是知识的载体,有的学生做了很多题目,却仍然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三忌好高骛远,忽视双基。有些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只听到老师讲的是题目,常常认为此题以懂,不需要再听,而忽略了老师阐述“来自基础,回归基础”的道理的关键地方。四忌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有些学生面对大量的复习内容缺乏主动,只懂得被动应付,失去了复习的内在动力,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只是在漫无目的地复习。
复习的关键是查漏补缺,具体地说就是巩固优势科目,提高劣势科目。比如,首先告诉自己每天要学习6个小时,那么2个小时用于巩固优势,4个小时用于提高劣势。具体做法:
巩固优势科目:一般通过做题保持手感即可,史地政的话可以系统地把课文重点过一遍。
提高劣势科目:本人当年强项是英语和数学(两门高考都是140哦)。个人感觉题海战术对于这两门科目非常有效。但是不能盲目做题,推荐做高考套题,做题的时候一定模拟考试环境,规定时间。
此外,不知道你有没有整理做过的试卷,复习错题的习惯,利用寒假时间把错题重新看一遍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