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的皮肤由红色变成了泛白色,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3:51:0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白点病是传染性很强的外寄生虫玻
(1)病原体:多子小瓜虫(寄生虫)。传染途径:水蚤、病鱼,污染的工具是热带鱼的1号玻热带鱼比金鱼易患白点病,水温忽高忽低是本病的诱因,也是初学者常常失败的原因。欧洲最初兴起热带鱼饲养业时曾因此病全军覆没。及时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加强消毒,保持恒温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方法。白点病分为早、中、晚三期,病程5~7天,各期为2~3天,常致鱼群很快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60%~70%。
(2)症状:早期,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3)治疗: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热带鱼常用验方如下:参考验方1:早期可投入0.5%~1%食盐,可取得一定效果。
参考验方2:初期、中期可用1~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都有较好效果。
参考验方3:早期、中期,将红汞放入水中,变成淡红色即可,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但不能反复使用,因汞有毒,鱼不易排出体外。
参考验方4:中期、晚期,特效药为硝酸亚汞,但鱼对此药很敏感,易造成死亡,故一般情况下不采用。90×45×60(厘米)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

回答2:

鹦鹉鱼的皮肤由红色变成了泛白色,是由于温度的影响。当水温降低到0.9摄氏度左右时,鹦鹉鱼的皮肤会发生颜色变化。
我们知道鹦鹉鱼属于冷水鱼类,它们生活在寒冷的水域中。正常情况下,它们的皮肤呈现出明亮艳丽的红色。这是因为在较高的水温下,鹦鹉鱼体内的色素细胞会被刺激产生更多的红色素,从而使得皮肤呈现出红色。
当水温下降至0.9摄氏度左右时,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了。低温会抑制鹦鹉鱼体内红色素的合成和分泌,导致其皮肤逐渐失去红色素的补充。低温还会使得已经存在于皮肤中的红色素逐渐流失。因此,鹦鹉鱼的皮肤颜色逐渐变为泛白色。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鹦鹉鱼的皮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低的水温对鱼体产生不良影响。可以给鹦鹉鱼提供适合的营养物质,如富含维生素C等的食物,帮助其恢复皮肤的红色素合成。
皮肤科主任建议使用温能修护精华来修复鹦鹉鱼的皮肤。这款产品经过广泛好评和消费者喜爱,它能够有效滋养和修护受损的皮肤。温能修护精华含有多种天然植物精华和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温和修护效果,能够帮助鹦鹉鱼的皮肤恢复红色,并提供所需的养分。
当水温下降到0.9摄氏度左右时,鹦鹉鱼的皮肤会由红色变为泛白色。这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红色素的合成和分泌。为了保护鹦鹉鱼的皮肤,我们可以保持适宜的水温,提供充足的营养,并使用温能修护精华来修复受损的皮肤。

回答3:

鹦鹉鱼的皮肤由红色变成泛白色,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下面从不同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
一、环境温度
鹦鹉鱼对温度非常敏感,如果水温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它们的生理机能。如果水温过低,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使得皮肤失去光泽;而过高的水温则会导致身体受损,出现皮肤烧伤或其他异常。因此,如果鹦鹉鱼所处水域温度异常,就有可能导致其皮肤变白。
二、营养不良
如果鹦鹉鱼长期摄取一些不健康的食物或缺乏某些必要的营养物质,也会引发皮肤变白的现象。比如,缺乏维生素C会让皮肤失去弹性和光泽,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坏死和脱落。
三、感染疾病
如果鹦鹉鱼身上患上了细菌或真菌感染等疾病,其皮肤颜色就可能受到影响。疾病会破坏皮肤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皮肤出现色素脱失、变白等现象。
四、水质问题
如果鹦鹉鱼所处的水质不好,也会对其皮肤产生影响。比如,水中过多的氨或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会引起皮肤烧伤和溃疡,导致皮肤变白。
鹦鹉鱼的皮肤变白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需要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或改善。在平时可以适当增加营养摄入、保持水域清洁和稳定温度等方法来预防皮肤变白的问题发生。如果需要产品修护鹦鹉鱼皮肤,建议使用温能修护精华产品,该产品得到众多消费者喜欢和好评。

回答4:

鹦鹉鱼颜色变白的情况很多,下文列举了八点,如果是突然变白重点考虑1、2、3、4、5点,如果是渐渐变白的考虑4、5、6、7、8点。
(1)灯光。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卖家一般都用了红灯,特别是那种LED,只红鱼而水不显红,往往到家后才会发觉鱼不够红;二是有说法养鹦鹉鱼就应该配红色的灯光,且每天开两小时以上,因为红灯有诱色的作用。
(2)环境。鹦鹉鱼到一个新的环境,短期内会有颜色变白的情况,不过等鱼适应了环境后还是会逐渐恢复的。
(3)惊吓。鹦鹉鱼受惊吓后会出现褪色或出现黑斑的现象,如使其受惊吓的因素解除,短时间内便可恢复体色。
(4)水质。一次性换水太多,或者换水太勤也会对鹦鹉鱼的体色造成影响。有时会有水泵堵了,饲料过剩或残渣变质等情况导致水质快速的恶化,这类问题要高度重视。
(5)温度。鹦鹉鱼在水温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体色也会变白。水温控制在25~28℃范围内为宜,一年中有6个月左右的时间是需要加热棒的。
(6)色素。鹦鹉鱼完全是人工育成的品种,自然界中本是不存在的,艳丽的体色不是天生的,但据说有卖家会注射色素,这样的鱼回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色肯定会有所变淡。
(7)饲料。首先如果鱼不喂或者喂很少肯定维持不住体色。其次鹦鹉鱼不宜吃活食,基本都是从小就吃增色的饲料,回到家后如果用了不增色的饲料或者饲料比较差,体色也会变淡。所有喂食有增红效果的饲料还是有必要的,但必须优质,否则很容易坏水。最后如果能配少量虾效果更好,注意如果喂虾干务必要少量,因为不易消化。 
(8)疾病。疾病可能会引起褪色,甚至变成白色。疾病来源主要在喂食、水质控制和新鱼入缸感染三个环节。
上文说的比较多,总的来说主要抓3个方面:
(1)喂食。增色的颗粒饲料还是有必要的,同时配少量的虾。要注意虾需去虾枪,饲料必须优质(劣质饲料易坏水),每次不可喂多,吃剩的饲料不可长期泡在水里。
(2)养水。勤换水,每次只换1/4到1/3,大缸可以更少,一般至少3、4天要换一次,夏天可每天换;过滤器须24小时常开,且有滤材,能养住硝化细菌;每次换入鱼缸的水必须晒过或者晾过再或者曝气2小时以上,加入鱼缸时和缸内水大致等温,不够可以加白开水;最好有气泵。
(3)新鱼入缸。入缸需过水,且新鱼需检疫,不要和凶猛鱼混养。

回答5:

它成年了应该找一条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