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一、在图上确定某点的坐标
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绘有10cm×10cm的坐标格网,并在图廓的西、南边上注有纵、横坐标值,如图9-2a所示。
1000
2500
2400
2300
2200
2100
2000
2500
2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000
1500
A
a
b
c
d
f
g
q
p
a)
图9-2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欲求图上A点的坐标,首先要根据A点在图上的位置,确定A点所在的坐标方格abcd,过A点作平行于x轴和y轴的两条直线pq、fg与坐标方格相交于pqfg四点,再按地形图比例尺量出af=60.7m,ap =48.6m,则A点的坐标为
(9-1)
如果精度要求较高,则应考虑图纸伸缩的影响,此时还应量出ab和ad的长度。设图上坐标方格边长的理论值为l(l=100mm),则A点的坐标可按下式计算,即
(9-2)
二、在图上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1.解析法
如图9-2b所示。
1000
2500
2400
2300
2200
2100
2000
2500
2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000
1500
A
B
b)
图9-2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欲求AB的距离,可按式(9-1)先求出图上A、B两点坐标(xA,yA)和(xB,yB),然后按下式计算AB的水平距离
(9-3)
2.在图上直接量取
用两脚规在图上直接卡出A、B两点的长度,再与地形图上的直线比例尺比较,即可得出AB的水平距离。当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用比例尺直接在图上量取。
三、在图上确定某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解析法
如图9-2c所示。
1000
2500
2400
2300
2200
2100
2000
2500
2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000
1500
A
B
αAB
αBA
c)
图9-2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如果A、B两点的坐标已知,可按坐标反算公式计算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9-4)
2.图解法
当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由量角器在图上直接量取其坐标方位角。如图9-2所示,通过A、B两点分别作坐标纵轴的平行线,然后用量角器的中心分别对准A、B两点量出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和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则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
(9-5)
四、在图上确定任意一点的高程
地形图上点的高程可根据等高线或高程注记点来确定。
1.点在等高线上
如果点在等高线上,则其高程即为等高线的高程。如图9-3所示,A点位于30m等高线上,则A点的高程即为30m。
A
B
m
n
36
32
34
30
28
C
图9-3 确定点的高程
2.点不在等高线上
如果点位不在等高线上,则可按内插求得。如图9-3所示,B点位于32m和34m两条等高线之间,这时可通过B点作一条大致垂直于两条等高线的直线,分别交等高线于m、n两点,在图上量取mn和mB的长度,又已知等高距为h=2m,则B点相对于m点的高差hmB可按下式计算
(9-6)
设的值为0.8,则B点的高程为
通常根据等高线用目估法按比例推算图上点的高程。
五、在图上确定某一直线的坡度
在地形图上求得直线的长度以及两端点的高程后,可按下式计算该直线的平均坡度i,即
(9-7)
式中 d——图上量得的长度(mm);
M——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h——两端点间的高差(m);
D——直线实地水平距离(m)。
坡度有正负号, “+” 正号表示上坡,“-”负号表示下坡,常用百分率(%)或千分率(‰)表示。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1、确定图上点的坐标;
2、确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3、确定两点间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4、确定点的高程;确定两点间直线的坡度;
5、按规定的坡度选定等坡路线;绘制已知方向纵断面图;
6、确定汇水面积的边界线等。
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如图上只有地物,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图称为平面图。平面地形图又分为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图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的着重表示地形的普通地图(根据经纬度进行分幅,常用有1:100万,1:50万,1比25万,1:15万,1:10万,1:5万等等)。由于制图的区域范围比较小,因此能比较精确而详细地表示地面地貌水文、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居民点、交通线、境界线、工程建筑等社会经济要素。地形图是根据地形测量或航摄资料绘制的,误差和投影变形都极小。地形图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编制各种小比例尺普遍地图、专题地图和地图集的基础资料。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具体用途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