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粤剧的雏形是什么?

2024-11-16 18:33:3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粤剧源自南戏,旧称“广府大戏”,发源于佛山,粤剧的定名说来有趣,它似乎先定名于国外。早在汉代,佛山的表演艺术已十分盛行。

自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汉族戏曲之一。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南方一大剧种。

在明代成化年间的广东地区,学戏并没有被保守人士所接受。当时广东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太原籍霍氏族谱中,就有禁止本族良家子弟学戏的族训。

后来,广东当地才渐渐出现以外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并过渡到本地人为全体的戏班。为区别两者,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

本地班建立的初期,主要区别在组班的人员。本地班是由本地人组成,主要是指本地艺人组成的专业戏班。但有时候也可以包括一些农民季节性演出时临时组成的戏班。

就这样,流入广东的海盐南戏、弋阳南戏、昆山南戏以及梆子戏等多种南戏腔调,逐步形成了以梆子、二黄为主的广东省地方剧种,这就是早期粤剧的雏形。

后来,粤剧又吸收了安徽的徽剧、湖北的汉剧、湖南的湘剧和祁剧、广西桂剧等剧种的营养,使得粤剧所演的剧目、唱腔、音乐、表演方式等,与这些剧种大致相同。

据有关资料表明,明代嘉靖年间,粤剧开始在广东、广西流行。活动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学者归有光,在他所编写的《庄渠遗书》里,记录了当时广东地区的一则《谕民文》说:

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杜学……不许造唱淫曲,搬演历代帝王,讪谤古今,违者拿问。

明末清初,广东本地戏班活动的中心,主要是在广东佛山一带。据有关记载,1658年,佛山当地富户在灵应祠祖庙前建起了华封戏台,台上演戏的鼓、桌、什物一应俱全。

清代康熙年间,华封戏台改名为“万福台”。戏台分前后两部分,前台以金漆木雕为布景,具有强烈的舞台效果。整个万福台还采用拱形结构,无论站何处,所能听到的音质基本相同。

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个戏台还保存完好,是广东最华丽精巧、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戏台,也是粤剧发展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