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主要通过性行为直接接触而相互传染,新生儿可于分娩时经过产道而被感染。
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是由沙眼衣原体和解腺腺原体引起。衣原体为一种寄生于细胞浆内的微生物,其菌体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解腺腺原体是一种极小的杆状微生物,常寄生于正常人的尿道口、生殖道黏膜上皮内。婴儿或无性交接触的女性,生殖道内不易找到这种腺原体。
一般感染10~21天后开始发病。初起症状为尿道发痒、尿频、轻度尿急、尿道口略红。晨起或长时间未排尿时,可从尿道口溢出少量粘液分泌物,宫颈有红斑、水肿,严重者可发生前庭大腺炎、阴道炎等。
由于本病发病缓慢,往往被忽视耽误治疗而转变为慢性,因而不易彻底治愈,造成广泛传播。有些女性患者可继发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最终引起输卵管疤痕性阻塞,导致10%~20%的妇女发生不孕或宫外孕。患衣原体感染而能生育的妇女,其出生的婴儿也可能发生眼、耳和肺部衣原体感染而死亡。
青霉素治疗本病无效,一般选用四环素,每次05克,每日4次口服,连服7天后,改为每次025克,每日4次口服,连服14天,也可采用红霉素治疗。
磺胺类药物对沙眼衣原体有效,但对解腺腺原体无效。
链霉素及壮观霉素对解腺腺原体有效,而对沙眼衣原体无效。若同时患有淋病,则应先治淋病,同时加用四环素或红霉素。
疗程结束后1周,自觉症状消失,无尿道分泌物,尿沉淀物涂片2次全无白细胞,则属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