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下面是证据:一 诸志认定
认定老子故里在涡阳,不是仅凭清末《涡阳县志》,而有诸志认定。如《大明一统志•凤阳府》、《钦定四库全书•江南通志卷四十八》、《大明中都志》均认定:“天静宫,在亳县东一百二十里,老子所生之地”。《大清一统志•颖州府》记:“天静宫在亳州东120里福安镇”。《亳县志》:“县东一百二十里天静宫,老子所妊之地”。而亳县东七十四里以外百余里,在1864年清朝新建涡阳县时,全部由亳县划入涡阳县制,故老子出生地,就位于亳东120里,今涡阳县城北五公里处天静宫。
二 建庙铭记,苦县相县两地则一
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而《后汉书•群国志》:“陈国苦县,春秋时曰相,有赖乡”。东汉边韶在兴建老子庙(唐代改为太清宫,元代改为天静宫)时,奉诏撰写碑文《老子铭》,铭记老子:“楚相县人”,“春秋以后……相县荒虚,今属苦”。《钦定四库全书•江南通志卷三十五》:“相县故城在宿州西北相山下,春秋时宋邑。”现代学者高亨先生说:“然则谓老子为相县人,探古以为言也。谓老子为苦县人,据今以为言也。二说虽异,两地则一”。古今县制改名扩并是常见的。如今涡阳县境的天静宫,在元代曾属河南归德府亳州城父县福宁乡福宁镇;在清代属江南道(辖今江苏、安徽两省)凤阳府亳州所辖。在春秋末期,强国不断吞并弱国,楚灵王侵夷,易夷为城父,城父距今涡阳县老子故里仅25公里。公元前658年,楚成王又以强国越陈国之境伐弱国之宋,所谓陈国苦县和宋国相县均又属楚。由于《史记》老子:“年一百六十余岁或曰二百余岁”,故把老子写为宋国相县人或楚相县人、苦县人都讲得通。关键是相县今在何处?苦县今在何地?“相县荒虚今属苦”,证明相即苦,苦即相,相县在何处?今涡阳县老子故里东北10-25公里之内。有姓相之称的村庄仍有十七个,再向东北距相山之下的相县仅有50多公里。故今涡阳县境的太清宫原属相县是可信的,而距相山脚下有110公里之多,距涡阳县天静宫亦有70多公里的河南省鹿邑县,自古则无曾属相县之说。
三 重修碑证
位于今涡阳县城北五公里的天静宫,已存元代以来敕建和敕修碑二十余块,虽多数已残破,其中元至顺三年,张起岩所撰《天静宫兴造碑》碑文:“天静宫老君所生之地也”。“宫在城父之福宁镇”。而今涡阳县城北天静宫仅距城父福宁镇十余公里,属该镇是何乎情理的;而河南省鹿邑县境的太清宫距福宁镇有五十多公里,从无曾属该镇之说。明代正德崇祯重修(残)碑云:“历考往代,天静宫延熹八年奉敕而建者也。西去亳州(亳县)百里……。天静宫老君所生之地……天静宫绕涡谷二水……谷水自此东入涡河。”鹿邑县的太清宫,找不到谷水环绕。清代康熙八年《…修道祖老君碑》:“道祖李老君…因诞无忧园…仙宫道观遗迹先踪依然在者如谯(今亳县、亳州)左义门镇东北三十里小河子(谷水)北岸天静宫旧有老子殿。”谯左义门镇东北30里,其位置正是涡阳县城北五公里天静宫。
四 亳东谯左
老子故里在亳东谯左,历代多有记载,如《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亳县志》均记:“亳州东120里”。《钦定四库全书•江南通志》:“苦县旧治在亳县城东”。“天静宫老子所妊之地,在州东福安镇”。宋真宗《御制朝谒太清宫颂并序》:“太清宫者,介谯之列壤,……诣殊庭于谯左”。皆言老子故里在亳东、谯左即今安徽省涡阳县境,而非亳西谯右的河南省鹿邑县境。
五 《庄子》记述
《庄子•天运》云:“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沛在何处?现代著名学者马叙伦说:“所谓相者,即《汉书•地理志》沛郡之相”。故孔子南之沛见老聃,应是南之沛属之相,即今涡阳县老子故里见老聃,而绝非指既未曾属沛,又未曾属相的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宫见老聃。
六 涡水处其阳谷水入涡处
东汉边韶奉诏撰《老子铭》记:“老子,楚相县人也……涡水处其阳”。《水经注》卷二十三:“谷水自此东入涡水”。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东汉64-65图,今环涡阳县老子故里两面的武家河即谷水迳数里入涡。故今涡阳县城北五公里老君殿,既是“涡水处其阳”,又是“谷水自此入涡水”处,而河南省鹿邑县境太清宫既是涡水处其阴,又无谷水入涡处。
七 九井尚存
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苦县在亳州谷阳县境,有老子宅及庙,庙中九井尚存”。现在涡阳县城北天静宫(又称老子庙),已寻见九井并存,为春秋时九龙井——世间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所建。而河南省鹿邑县境太清宫没有九井,仅有在一井石栏上刻有几条精细的龙。
八 食李称辉
酸甜紫红的李子,是人们爱吃的佳果,现在涡阳县老子故里的人们,仍然是食李子而不叫李子,称辉子。其原因是避讳姓李的老子,这在全国是仅有的。
九 三宫唯此宏伟
为了纪念老子,已知全国有四十多个太清宫,而在涡河流域有三个,其中在涡阳境内有两个,一个在涡阳城东北十五公里,被涡阳人称为东太清宫,一个称为中太清宫,即天静宫在涡阳县城北五公里,另有西太清宫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境距涡阳县城80公里。而今涡阳县境的中太清宫,即天静宫,元、明两代碑文均铭记具有:“履田三千亩,食业数千人”的宏伟规模,这是其他太清宫无法比拟的。此外,在涡阳县境内的中太清宫即天静宫,尚存标志老子出生地的“古流星园”石匾一块等等。
老聃(dān)(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一说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人。
" 酸甜紫红的李子,是人们爱吃的佳果,现在涡阳县老子故里的人们,仍然是食李子而不叫李子,称辉子。其原因是避讳姓李的老子,这在全国是仅有的。"
我们山西芮城县也是称“辉子。”避讳避到姓上,岂不是要人家后代改姓么?稀奇稀奇。
这是个扯淡话题。你说了也不算。大家知道不知道那是自己的事。妖言不一定能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