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 和 白话,实物是古已有之,名称却是近几十年来才流行的。”两者都是书面语,不同是“文言,意思是只见于文而不口说的语言。
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20世纪之后,在中国,文言文的地位逐渐被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白话文:
白话文又称 语体文、俗语,指的是以 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它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以分为“ 新文体”、“白话文”和“ 大众语”三个阶段。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俗称“之乎者也”.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可以说“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录“压缩”格式.
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而白话文相对于文言文,即用白话写成的文章,也称语体文.古代的正式文体是文言文.古代在东汉以前,使用竹简、丝帛等作为文书载体,必然要求文字简洁.
白话文
东汉发明了造纸,随着工艺的改善,加上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后,这些都为白话文体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感觉上文言文结构紧凑,与现代语言相比晦涩难懂,但字的容量较高,一个字往往包含很多内容,
白话语言相对易懂,内容浅白.
摘自《百度·作业帮》
文言文与白话文最大的区别在哪?听完梁文道的讲述,长见识了!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文言文的优点在于文字精链、微言大义、文字优美、合于音律。而且以文解文的特性能够不拘一时一地,所以现代人也可以读懂孔子等人著作的论语。文言文的缺点在于难懂、不易普及,要读懂文言文须经过适当的训练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含意,而要写作文言文的难度更高,所以五四运动后强调“我手写我口”、“能识字便能读文”的白话文渐渐的取代了文言文。
白话文,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白话文在古代也有一段很漫长的历史,在宋代己有话本,明清两代也有部分白话小说,如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不过为古白话,而且白话文作品在古代文坛上只占少数,文言文在当时仍然是主流。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为写作的主流,使文言文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它是相对于文言文而说的,所以文言文和白话文是以双方的存在来以此区分彼此的。
白话文的特点:白话文,浅显通俗,在语言上,生动、泼辣、粗犷、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表现力。综观“五四”白话文运动,它广泛吸收了西方的词汇资源、语法结构,在语言、文字、思想等多层面展开,这场运动不只是“语言内部的自足变革”,它同整个思维观念的革新及国家现代化运动紧密联系。“白话”与“文言”的较量,很大层面上也是两种不同价值体系与社会意识形态的撞击。
“文言文和白话,实物是古已有之,名称却是近几十年来才流行的。”两者都是书面语,不同的是文言文的意思是只见于文而不口说的语言。白话,白是说,话是所说,总的意思是口说的语言可见,同口语的亲疏远近是文言和白话最大的区别。
但事实上,文言同口语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只不过是所谓的口语标准不同而已。因为文言文是建立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口语则是以唐宋以来的北方话为基础的,今天大家使用的白话文,即现代汉语普通话书面语,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白话文是任何人在任何场合都普遍使用的文体。这种白话文是五四运动前后才有的。此前,课本,包括已经出现的洋学堂中使用的课本,都是文言文,学生是不会用白话文写作的。
当初,“五四”运动的先驱者们提倡写新文学的时候,首先要发起国语运动。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方言太多,白话文是语体文,到底要按哪种“语”来“文”呢?方言成了大障碍,非推广一种大家公认的语音不可。语体文要上阵,先得讲国语,大家按标准音说话,再按标准语行文。
文言文则不是如此,它不是按说话的规律来行文,不管发什么音,按什么地方的方言去朗诵,反正不识字的一律听不懂。
什么是文言文呢?目前很难拿出一个理想的尺度,只能举出一些作品作为例子来说明。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梁启超的“新文体”只能算“半文言”,不是标准的文言。可以从先秦两汉的散文以及后来的“古文”中来看文言文。从语法方面看,文言文中有大量诘屈聱牙的句子,有各种以“之乎者也”构成的语法句式,有多种省略、宾语前置现象;从词语方面看,有很多生僻的词语和典故,涉及很多古代陌生的名物典章制度。中学生可以阅读浅易文言文著作,如《孟子》、《史记》(纪传部分)、《梦溪笔谈》、《聊斋志异》等。
文言文与白话文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文言文中往往是用单字来表示白话文中一个词语的意思;而有些字即使现在还用,其意义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