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考试重点
一、 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意义和表现
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从而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从纵向讲,一个系统的矛盾的展开和逐步解决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阶段。过程和阶段有长有短,但都有其特殊矛盾。而且在矛盾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只有如实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注意的活的灵魂。
二、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性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学技术
三、 真理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真理具有相对性,即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四、 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定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且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五、 联系及其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共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时间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这已为人类的时间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明。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六、 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如何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
首先,死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商品经济的交换本质正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生产者的劳动本身是私人劳动,而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用自己的产品去同别人的产品相交换。在这里,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唯一途径。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会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者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过来,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社会劳动就会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就会被社会承认,因而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商品的实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的售卖过程,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得是否顺利,决定着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命运。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七、 简述资本的现象与本质
现象:货币
本质:剥削关系
八、 简述理论如何成功的回到实践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必须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花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九、 价值规律的价值及其作用(消极作用)
价值:第一,自发的调解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的调解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第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第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的两级分化。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解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十、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及其理由
劳动力商品的实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这就是前提条件和理由,基于此,货币的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在资本注意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劳动力商品具有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资本家才购买劳动力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
十一、 简述哲学范畴的规律及其特点
哲学范畴的规律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特点: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也就是相对重复性,只要条件具备,某种规律就会重复起作用。
第四,规律是客观的。这是根本特点,即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十二、 简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基础及其内容
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从而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从纵向讲,一个系统的矛盾的展开和逐步解决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阶段。过程和阶段有长有短,但都有其特殊矛盾。而且在矛盾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只有如实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注意的活的灵魂。
十三、 简述商品价值(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实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他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是为了取得价值,才关心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连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浮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十四、 简述实践作为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只要我们确认人的认识、思想、理论的真理性在于它们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带任何主观附加的客观内容,在于它们同认识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相符合,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这就是时间标准的确定性。肯定了时间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有一定的局限。这是因为,无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还是已经获得的认识以及实践本身,都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总是具体的表现为无数个别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犹豫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的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十五、 剩余价值和利润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剩余价值是指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做可变资本的一部分,而是把它看做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也就是说,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换后的形态。
十六、 论述题
1、 用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及其特点的原理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共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分析:人与社会,社会的政治、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2、 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性原理论述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色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因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我过经过30年的改革,不断破除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有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事实表明,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孤立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综上可知,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3、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述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生产主体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物质资料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一切科学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归根到底都来源于人的实践。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的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民群众通过不断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要求改进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的制约。经济条件起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其次政治条件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最后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也有不足之处。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还有不完善之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