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技高速发展,人们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手机逐渐成为中小学生的新宠,现在学校内使用手机有越演越烈之势。曾有一个新闻,一位老师发现一个怪现象:班上有两个学生平时作业都能作对,可一到考试,成绩就出现大滑坡,甚至出现不及格的情况,后来问了当事学生才知道,他们用手机下载了搜题软件,平时作业就请软件来帮忙。
辅导学生作业始终是我们头疼的问题,尤其对于那些受教育水平较低、难以辅导孩子作业的农村家庭、进城务工家庭来说,更是头疼不已,于是乎一些搜题APP应运而生,可以为孩子答题解惑,下载个APP对着作业拍个照,答案立马就呈现出来。搜题软件确实有不少优点,可这便捷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害,这七宗罪,将危害你孩子的一生:
第一,很容易形成依赖性,影响孩子正常思维
搜题APP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便捷的方式使孩子们放弃了原有的冥思苦想、上下求索的思想,一有问题,就拍照搜题,速战速决,问题迎刃而解,岂不快哉。久而久之,就有了依赖性,过度使用手机搜题软件甚至有可能患上 “手机依赖症”,不搜题就完成不了作业,限制了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习和进步。
第二,缺乏独立思考过程,无法锻炼计算能力,考试就吃大亏
在我们解题的过程,从题干分析题意,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并用对应的知识点解决之。这都有一个解题思考的过程,而一旦用搜题软件,看答案一目了然,自己没有解题思路,缺乏了思考过程,也无法锻炼计算能力。
用搜题神器时,做作业时得心应手,顺风顺水,尤其是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日子过得简直逍遥自在,但考试总要面对的,考试时不能用搜题APP,一切见真章,平常春风得意,一到考场一筹莫展,即使遇到同一道题也可能做不出来,考试成绩自然好不到哪儿去。
第三,醉翁之意不在酒,为学生玩手机创造了机会
很多学生以题目太难为由,找家长要手机搜题,学生搜两道题,顺便玩一段时间手机,借搜题之名玩手机,这就给学生创造了玩手机的机会。这样一来,这个学生除了深受搜题神器的危害,更会被手机祸害。
第四,错失巩固知识的机会,对问题理解不透彻,一知半解而不自知
各种形式的作业不仅是一种任务,更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孩子们借助于手机搜题软件,固然可以迅速地“交差”,这也使学生们错失了巩固知识的机会,对问题理解不透彻,一知半解而不自知。
第五,容易对学生造成误导
如今APP一大堆,同一道题,不能的搜题软件给出的答案不一样,有的甚至是错误的答案,对于那些搜题的学生如果不仔细辨别,就容易被误导。
第六,将作业视为负担而非检验自己的手段,容易因此厌学
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一遇到作业就使用搜题神器,而没有搜题神器就不会做题了,由于自己没有做作业,缺乏对学习的成败体验,难以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需要,渐渐地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将作业视为负担而非检验自己的手段,很容易因此产生厌学的念头。
第七,低俗内容腐蚀学生心灵
之前有爆料某软件有大量不雅、性暗示的内容出现,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学习的黄金期和生理、心理的躁动期,加上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弱,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低俗内容的诱惑,进而沉迷其中,严重腐蚀学生的心灵,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学习的本质是掌握知识,开拓思维能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们所学科目中,归根到底,就是要掌握知识,开拓思维。作业的作用是巩固知识,至于手机的危害,是致命性的,作为理性明智的家长,不应该让孩子携带手机,要知道,拿起手机的手,一定放不下奋斗和梦想的手。
所以,搜题软件还真得能少用就少用,尤其是千万不要把辅导作业的活甩给搜图软件,不要因为一时的便捷而深受其害,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它的本质。
第一孩子会依赖手机,第二孩子缺乏思考的能力。第三孩子会偷玩手机。第四孩子对知识不理解。第五误导学生,第六产生厌学的心理。第七侵蚀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一,很容易形成依赖性,影响孩子正常思维
第二,缺乏独立思考过程,无法锻炼计算能力,考试就吃大亏
第三,醉翁之意不在酒,为学生玩手机创造了机会
第四,错失巩固知识的机会,对问题理解不透彻,一知半解而不自知
第五,容易对学生造成误导
第六,将作业视为负担而非检验自己的手段,容易因此厌学
第七,低俗内容腐蚀学生心灵
第一,很容易形成依赖性,并且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思维;第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容易吃大亏;第三,为学生玩手机创造机会;第四,对一些巩固的知识理解的不够透彻;第五,会对学生造成一些误导;第六,将作业视为负担,然后导致厌学;第七,一些低俗的内容来腐蚀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