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肛肠疾病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很多人出现便血就会猜测是直肠癌,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许多肛肠疾病都会引发便血的情况,所以便血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直肠癌,比如痔疮。患有痔疮和直肠癌都会出现便血的情况,而且自觉性也非常相似,所以很难仅仅通过便血就判断为直肠癌。那么除了痔疮,直肠癌以外,便血的原因有哪些?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1)肛裂
肛裂也是常见的便血病因,颜色也多半为鲜红色,但肛裂与痔疮不同,肛裂便血不会与粪便混合,一般是附着在粪便之上,呈分离状。而且肛裂患者有小部分会出现便后持续滴血的情况。肛裂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排便困难,且伴随疼痛,一旦肛裂出现便血就要及时治疗,否者会出现继发感染导致其他疾病出现。
(2)痔疮
痔疮出现的便血情况一般为急性出血情况,多表现为短时间内大量出血,随着排便结束而停止。痔疮包括内痔混合痔都可能出现便血的情况,而外痔一般不会便血。
痔疮出血颜色为鲜红色,这是由于痔疮一般在肛门或者直肠靠外的位置,并不会被厌氧菌感染,所以多半颜色鲜红,且不仅会伴随排便出血,还有可能出现滴血的现象。
(3)结肠癌
结肠癌在晚期也会出现便血的情况,这是由于病情延长,肠道癌细胞扩散,导致出血等严重的情况,结肠癌便血一般颜色较深,呈黑色或者红褐色,伴随还会有脓液出现,而且排便无非常大的痛觉,但会出现小腹肿痛的感觉。
(4)肠息肉
肠息肉也是有可能出现大便出血的。根据息肉的位置不同,出血情况也会不同。一般息肉位置比较低,或者数量少,就会出现如同肛裂一般,附着性便血,不会与粪便混合。反之,则会有与大便相混、排便粘稠的情况。肠息肉的典型特点是无痛性大便,就算出现便血情况,也不会有痛感。
(5)其他肠道感染疾病
还有很多肠道感染疾病,都可能引发肠道出血的情况出现。例如阿米巴肠病、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等,这些疾病都是损伤肠道内壁,导致肠道内壁受损出血的情况。其中,溃疡性结肠炎会伴随有小腹胀痛、下腹坠痛的情况,而细菌性痢疾则会有便血血液粘稠,有脓液的情况。所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确诊不同的病情。
便血不一定是肠癌,但可能性较大。便血说明结肠或者直肠有出血,导致粪便中含有血的成分,即粪便与血混杂或血在粪便表面,此时了解便血的位置较为重要。患者出现便血的常见原因如下:
1、炎症:如果有血液、化脓且排便次数较多,如果检查明确为炎症引起,则称为炎症性肠病或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
2、肿瘤:如果出现便血和黏膜发生病变,即息肉、溃疡或较大肿块,营养过度后增长过快造成出血,有可能是肠癌或肠道癌前病变。
出现便血是肠癌的报警症状,医生会高度重视,需结合患者病史、家族史后安排特殊检查确定是否为肠癌,并明确肠癌位置、肠癌分期以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