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东流出处:
【越调】柳营曲 范蠡
【越调】柳营曲 范蠡
作者:未知作者 (元)
一叶舟,五湖游,闹垓垓不如归去休。红蓼滩头,白鹭沙鸥,正值着明月洞庭秋。进西施一捻风流,起吴越两处冤仇。趁西风闲袖手,重整理钓鱼钩。看,
一江春水向东流。子陵达圣颜,布衣间,中兴暗宣三四番。列在朝班,故友相看,他道是名利不如闲。
脱乌靴弃却罗衤阑,披羊裘执定纶竿。钓苍烟七里滩,耕白云富春山。强如宰相五更寒。李白捧砚底娇,脱靴的焦,调羹的帝王空懊恼。玉带金貂,宫锦仙袍,常则是春色宴蟠桃。赫蛮书醉墨云飘,秦楼月诗酒风骚。鲍参军般俊逸,庾开府似清高,
沉醉也,把明月水中捞。风月担倚仗他性儿谦,鲍儿甜,曲弓弓半弯罗袜纤。统镘情タ,爱钱娘严,少不得即里渐里病厌厌。后来肉膘胶大虫翼难粘,葛钩子野味儿难签。火烧残桑木剑,
水湿破纸糊欠,自砍得风月担儿尖。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的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亡国后,囚禁生活对李煜来说每一天都是煎熬!往事历历在目,萦绕在脑海,在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在皎洁的月色中,看见曾经那金碧辉煌的宫殿楼宇,如今人去楼空,黯然失色,无限苍凉!真是让人不堪回首!愁煞人也!
李煜虽归为花间派词人,但胸襟较为宽广,这首《虞美人》柔中有刚,特别是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采用比喻的手法,不但将内心无法遏制的愁绪比喻成波涛滚滚,奔流不息的江水,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极具感染力;而且改变其早期词的萎靡清丽的风格,使词的创作范围不再局限于花前月下儿女情长,不再沦为“靡靡之音”的艳词!“可以说李煜以《虞美人》中“一江春水向东流”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并影响以后词人的创作。
我国的地理条件是西高东低,不管大小河流都是向东流的,这个向东指的是总体方向,也有个别河段是向东北或向东南或向南流去,这些都是因受地理形态的影响,但的大方向还是向东流的,所以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没错。
这一句以水喻愁,含蓄地将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与滔滔水势联系在一起,既富哀怨亦蕴大气,让人不由自主的陷入了这奔涌而出的忧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