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复试:你陷入这10个可怕的误区了吗

2024-11-19 23:19:0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MBA联考公布后,很多考生就以为自己不用再做其他努力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MBA复试有很多的误区,你陷进去了吗?
1、误以为高分就会公费录取

这无疑是片面的,别说是还有复试,就是高考也还有个录取的步骤要进行。高分只代表你获得了下一步的入场券,顶多就是站在了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记住这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2、误以为高排名就不会淘汰

高排名并不意味着最后会入围录取,同样的道理,这也只是暂时的表象,在复试环节很可能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不要盲目高兴;相反,要更多地做好准备,保持和扩大自己的优势。

3、误以为名校就不接受调剂

有的,名校也有调剂的情况的,视专业而言的,也视当年报考情况和上线情况而言的。如果你考了高分,而所报学校又竞争太激烈,面临不妙的情况,记得赶快收集此类信息。

4、误以为学校存在暗箱操作

公正问题不是你一个区区学生能独力扭转的;怨天尤人的最后下场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聪明人不会老纠缠在这个问题上。务必记住这不是自己目前要努力的方向,你所要做的所能做的就是苦练内功巩固和加强自己。

5、误以为导师提问都很刁钻

恰恰相反,导师绝大部分都是见识广泛、通情达理、笑容可掬的非凡之士,他们普遍理解寒窗苦读的不易。导师提问一般就是两个方向,一是涉及你的专业的内容,二是有关当前时事的内容(当年老编俊俊被问到的问题是如何理解核心竞争力巴拉巴拉...)。前者你不会摸不到头脑,后者适当关注点就可以了;事先要思考可能出现的情况。
6、误以为招生目录上的名额是真的

不要太相信那个数字了,在扩招后那个数字就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了;不信的话,可以去打听打听你报考的学校前几届的招生情况,最后招生的数目通常要大于该数字,搞不好还是翻了一番的数字。所以不要轻易打退堂鼓,要认真衡量和计算一下。

7、误以为听力口语考试都是一样的

并非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外语听力口语考试形式,但还是有比较多的模式的。比如有些学校的口语是要对话的,有些学校的口语则只要自己演讲就可以了;又比如有些学校的口语听力是同时进行的,有些学校则是分开进行的。情形不一而足,要先了解清楚。

8、以为自己考分高就高枕无忧了,也不准备复试,反正一定能上

第一,考分高不一定排名高,同济经管系350是最后1名;第二,即使排名高,照样被刷,尤其是非应届生和外校生,这次我复试刷的都是这2种人,而且370的都有。理由是:不懂本专业知识,上了没法做研究,只会考试。

9、认为复试前与导师见面,会引起反感,对自己不利

这是不可能的,你去与导师见面,表明你的意向和询问导师情况,又不送礼,怎么会反感呢?面谈之后,说不定导师觉得你这人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印象好,就会要你。总之,复试前一定要与导师面谈,不要到口试完了才知道自己导师是谁(这个因人而异,如果有条件能见到老师,可以一试)。

10、认为复试中笔试很重要,使劲看书

其实口试的重要性远高于笔试,导师对你的印象是最重要的。

回答2:

MBA复试:你不要陷入以下这10个误区

误区1:先准备笔试,走正常批录取:
2011年,交大、复旦、北大、清华率先开始了提前面试,现在北京的大多数学校都是采用这一策略,也就是说,在面试通过之后,考生才能够报考这所学校的笔试。
这是商学院提前锁定人才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商学院的重要目的:降低笔试的难度。

如果提前面试通过,一般来说,考生通过国家线就可以直接入学,这也符合商学院挑选学生的本质,那就是考生的综合素质,比单纯只会笔试更为重要。而很多同学还停留在之前的思维方式,认为埋头考笔试就好,实际上这是把精力放错了地方,错过了提前面试后,正常批的名额非常少,竞争极为惨烈。而且,你最后还得参加面试,为什么你要选择这样一个方式伤害你自己?
误区2:早一批,晚一批没关系

同样都是腰间盘,为啥你就那么突出?同样都是拖延症,有的同学拖延症就是比谁都彻底。他们终于下定决心在今年报考,但是又开始纠结报学校的第一批次、还是第二批次。有些同学认为无所谓,反正都是一样的,最后一批再报吧。而事实是:越靠前越占优势,很多商学院担心学生到处报考其他学校,所以会在早前提前给你offer,以此来绑定你。这也意味着前面批次会狂给offer,后面几批基本都是捡漏了,因为学校也知道,后面的人几乎都是那帮拖延症的人,不录也罢。

误区3:MBA提前批面试很容易
这是小部分同学的误会,觉得面试不就是回答问题吗?so easy~也许,十年前这个思维是正确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面试辅导市场非常成熟了,你的对手是谁?他们是集团化的专业作战,而你只是个孤军奋战的新手!而每个学校每年报考的机会只有一次,如果贸然尝试,失败了只能等明年才能报考了。
误区4:写材料不重要,面试才重要

这是很多同学的通病,觉得材料随便写写,面试好好发挥就是了,所以,每年都有很多同学自己在家写材料,得到面试通知才慌慌张张找老师辅导。看起来没毛病啊,但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就是同学们自己写的材料,大多是一塌糊涂,根本无法引导商学院的面试老师提问,于是面试老师上来一顿全方面问,同学被面得千疮百孔,欲哭无泪。材料写作跟面试效果息息相关,只有把材料写得足够好,能预置很多巧妙的“彩蛋”在里面,才可以用材料引导老师问问题,这些问题都尽在掌握中。
误区5:MBA读了没什么用?
2018年,中国MBA考生人数突破16万人,一边是就业形势的巨大压力,一边是MBA人数的急剧上升,原因是什么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那就是学历和资源在中国的重要性。对于那些30岁左右职业遇到极大瓶颈的人,MBA真的可以成为你的救命稻草,它不但可以帮助你实现职业转型,还可以帮助你完成华丽跳跃。而对于那些对于未来还没有想清楚做什么的人,MBA不但可以帮助你解决迷茫,还可以帮助看清楚你自己。所以,说读MBA没有什么用处的人,大部分都可能是没有真正读过MBA的人,听别人那么一说,以讹传讹,就当真了。事实上,即使是马云这么爱在各种公开场合说MBA没有用的人,不是也在北大光华MBA楼里冠名了“阿里巴巴报告厅”吗?而阿里巴巴公司读过MBA的人,可能得够你数一下午。
误区6:早一年,晚一年没关系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现在我看到那些接近40岁的大龄考生,就特别心疼他们,他们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去复习笔试,还要面临家庭琐事分散精力。究其原因,基本都是被他们自己拖延症给害死的。今年有一个考生告诉我,说他2009年就计划考MBA,当时觉得有点忙,等几年再说,然后就等到了2021年。十年过去了,依然还是那么忙,但是世界也变了。北大的学费从2009年的8.8万,去年涨到39.8万,报名录取比从当年的20%到了现在3%左右,一切都变了,只有你还在犹豫。
误区7:名校学费贵,考的人少。
现在是越是好的学校学费越贵,考的人越多。而不是大家被学费吓退了。现在考名校的同学越来越多,不会因为学费涨了就考的人少了。同样考MBA,大家都是希望能考比较好的学校,证书的含金量会高些。

误区8:推荐信随便找个人写
现在大多数名校,MBA,都是需要推荐信的,不能随便找个人来写,也不能找亲属写的。还是要找个相对比较合适的人来写

误区9:一定要具备管理年薪才可以考在职MBA
现在很多同学觉得自己毕业年限短,没有管理经验,不占优势。其实毕业年限短,好好准备一样可以被名校录取的。只要你能好好发挥你的优势,你的职业发展规划非常清晰。面试好好表现,笔试好好复习,一样可以考上名校的。

误区10:复试只看学生是否是名校毕业的学生
现在学校复试是不是给优秀,不是只看学历的了,会看学生的综合面试表现的。每年都是有很多普通学院毕业的学生能通过复试的。所以复试一定要好好准备,表现分数占了大头的分数的。

回答3:

在职MBA考生如何准备管理类联考?这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因为在职MBA考生的学习能力开始下降,对自己缺乏信心等因素导致在备考时经常会患得患失,以至于进入复习误区。今天博雅汇小编为大家整理管理类联考常见误区供MBA考生参考。

学习目标不明确

为什么每一次学习花费了很多时间,甚至熬夜学习还是没有效果?其实这不是不努力的问题,而是盲目的复习使你没有效率。每次复习都要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去进行复习,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将会遗留很多问题,使学习始终浮于表面。因此要记得要定期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例如可以在每天的复习完成后,在脑海里做一个回忆和反思,反思一下自己今天都学了哪些知识点,解决了什么疑问点,如果有忘记的地方一定要在第二天及时查看,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复习更加扎实。同时也不要觉复习时间的积累量会导致取得好成绩,因为这个前提还是自我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和解决问题的目标。

对考试的难度存在误解

整个备考误区中最担心出现的问题就是这个,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其中占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决定考前之前搜索信息的片面以及没有代入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自以为的达到国家线比较容易。而有心的考生会发现每年考试结束之后都会看到有说考试数学难、逻辑难、写作难、英语难,反正每年都有一科特别难,导致一部分同学根本写不完卷子。信息的冲突性可以窥见想考到国家线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具体做法可以采用代入情景去尝试一次(模拟考试),掂量一下自己的水平,然后从战术上解决问题,比如备考时间、备考方式。

盲目追求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在复习中起到辅助性作用,最好的不一定适合你,不要盲目的追求复习资料的好坏,很多考高分的学生,复习资料都很简单,真正帮助他们的是通过复习资料最后整理出自己的复习资料,这样的做法才是正确复习的方式。并且如今网上的复习资料基本上都差不多,只不过编排过程中是根据编辑人的逻辑进行编排。因此,每套参考教材、网课甚至老师的逻辑、习惯用语可能都不太一样,如果一本没有吃透就看下一本极有可能弄得自己思维混乱。因此,把一套材料看3遍的效果要远好过把3套材料分别看一遍。

不做真题

很多MBA考生都会认为真题是已经出过的题,在做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也不会重复的考,做了也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并不是这样,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我们可以通过真题判断出历年的考试难度。通过做真题我们可以准确的判断什么样的难度适合我,把握历年联考的难度从而全面复习;二、通过真题可以把握知识点的变化情况,有针对的复习。因此,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最大化利用考研试题,切不可做完一遍草草了事,这将意味着你丢掉了成为一名准研究生最珍贵的法宝。

以上就是博雅汇小编整理的关于管理类联考常见误区,MBA考生在进行备考时,一定要不要陷入到四类误区中。

关注博雅汇MBA官网,了解更多MBA新鲜资讯

关注博雅汇MBA公众号,进行个人背景精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