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可分为四级。
1、特级:里脊肉;
2、一级:通脊肉,后腿肉;
3、二级:前腿肉,五花肉;
4、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
扩展资料:
猪肉的分类以及做法:
1、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条与大排骨相连的瘦肉。肉中无筋,是猪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
切丝、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
2、臀尖肉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质鲜嫩,一般可代替里脊肉,多用于炸、熘、炒。
3、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为瘦肉,但肉质较老,纤维较长,一般多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
4、五花肉为肋条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夹起的,适于红烧、白炖和粉蒸肉等用。
5、夹心肉位于前腿上部,质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较强,适于制馅,制肉丸子。在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适宜作糖 醋排骨,或煮汤。
6、前排肉又叫上脑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瘦内夹肥,肉质较嫩,适于作米粉肉、炖肉用。
7、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结缔组织多,均为泡泡状,肉质差,多熬油用。
8、弹子肉位于后腿腿上,均为瘦肉,肉质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里脊肉。
9、蹄膀位于前后腿下部,后蹄膀又比前蹄膀好,红烧和清炖均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猪肉
猪肉的质量差异很大,应对猪肉进行分级,并分割使用。猪肉可按胴体的肌肉发达程度以及脂肪的
厚薄和按胴体不同部位肌肉的组织结构、食用价值和加工用途两种方法分级,均有三个等级。猪胴体可切割为前腿肉、大排肉、方肉、奶脯、后腿肉和蹄膀等6个部位肉;分割肉加工主要包括白条肉预冷、三段锯分、小块分割与修整、快速冷却、包装和冻结等工序
一级猪:重量60-65KG之间,从头往下数算第五、六肋骨上方脊膘厚度≤2CM,后腿肌肉丰满,臀部弧线明显,成弓状,且体表无伤;
二级猪:重量在70-75KG间,从头往下数第五、六肋骨上方脊膘厚度小于3CM,大于2CM后腿肌肉丰满,且体表无伤;
三级猪:重量在75KG以上,从头往下数第五、六、肋骨上方脊膘厚度超过3CM,后腿肌肉松弛折多 瘦肉较多,带有肥肉或瘦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