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
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是二的辩证关系。经济基
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在:首先,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
内容和性质。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
位,在上层建筑领域里也就以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
上的统治为其主要内容。其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
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旧的经济基础破新的经济基础
代替之后,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迟或早地必然被新的上
层建筑所代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还
表现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
经济基础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一旦产生即反作用于经
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帮助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
发展。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
服务时,它就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
力量;一种是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
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的落
后的力量。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何种作用,以它所服务
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为转移。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
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起步之前,我国微观基础的结构比较单一,即仅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几乎全部被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垄断了,这样一种情况,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改革首先就是要变革这种脱离中国客观实际的旧的微观基础,以便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事实证明,通过改革给中国的微观基础确实带来了重要的变化。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最重要的是生产关系在不断的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体制是适应声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但是我国的政治体制革新落后于经济体制发展,这是由于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自身特点。2,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这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为了与经济体制相适应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是指: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上层建筑依赖于经济基础,又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的经济基础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上层建筑为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早或晚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再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必然或迟或早也要发生改变;经济基础还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当它沿着与经济基础发展的同一方向起作用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它沿着与经济基础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上层建筑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的或进步的力量;反之,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消极的或反动的力量。当上层建筑严重地阻碍经济基础实现变革的时候,上层建筑的革新,对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就有巨大的反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其实质。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既相适应又有矛盾,那末,我们就要及时地自觉地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地向前发展。其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的性质和运动特点决定了这一改革绝不能采取使国家和社会生活发生激烈震荡的阶级斗争方式,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政治上层建筑中的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以使之不断完善。
1.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我们政治课上就是这么讲的,好好考啊,加油~~~
(1)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
(2)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同地区、不同经济部门发展又不平衡,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性质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应该一开始就急于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又很不平衡,既有机械化、自动化的社会化大生产,又有半机械化生产和手工生产。因此,应该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同这种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建立在机械化、自动化大生产的基础上,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意义重大。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要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发展“三资”企业,在整体上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
(4)总之,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是正确的。
关于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几个理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物质生产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在新的条件下,从理论上进一步把握中国先进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发展要求、构成要素,以及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提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深刻领会“七一”讲话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自觉做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模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究竟什么是先进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科学技术就是先进生产力
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时,
提出了社会生产力的概念。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强调了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三个基本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基础性作用,并把劳动者看作是第一位的或者是首要的生产力要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所以就其性质和水平而言,可以分为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所谓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落后生产力而言的,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高素质的劳动者通过先进的管理方式、运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改造自然界、创造物质资料的能力。我们平时所说的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作为判断社会进步程度最高标准的生产力,指的是先进生产力,而不是落后生产力。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就是社会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根据劳动者科技素质的高低,劳动工具科技含量的大小,劳动对
象的广度和深度,人类历史可划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肩负着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历史使命。所以,在当代中国,所谓先进社会生产力,就是工业化的生产力、社会化的生产力、市场化的生产力。工业化是指生产力中的科学技术含量愈来愈高。这是先进生产力的突出标志,既表现在劳动工具方面,也表现在劳动者的素质高低上,还表现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技术性结合上;社会化则是指生产者和生产组织从小农经济的孤立、封闭状态,走向专业不断深化、社会协作日益广泛和紧密的过程和趋势;市场化则是指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转向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循环,市场在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过程。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我国当代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对科学技
术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判断,既总结了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的特点,又揭示了未来社会生产发展的趋势,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是邓小平同志针对当代社会生产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的,而不是泛指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生产资料等其他要素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的问题。这里强调的是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如何更快地增加社会财富的问题,即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都已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的前提下,要使社会生产进一步发展,第一位的因素是什么?是注重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是注重人、财、物的投入?可见,这一命题揭示的是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向纵深发展中,对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第一位的作用。现代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实践,对这一论断的正确性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明: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先导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科技进步而带来经济增长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在现代生产力提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越来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可以理解为科学技术就是先进的生产力。
但我们还应当清楚,在人类社会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向来都不
是独立的生产力要素,它只能渗透于劳动者、生产资料等要素中,并通这些要素发挥作用。所以,一方面,先进生产力中包含了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科学技术都能表现为现实的先进生产力,而是表现为现实的先进生产力和潜在的先进生产力两种形式。可见,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交叉的关系。
如何判断生产力是否先进?先进生产力究竟包括哪些重要因素
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社会生产力,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发
展的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到底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史,即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发展历史。所以,社会生产力先进与否,既具有相对性,又具有不确定性。我们在判断其是否先进的问题上,应当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个是时间坐标,一个是空间坐标。根据时间坐标,我们可以历史地分析生产力的先进性;根据空间坐标,我们可以具体地分析生产力的先进性。也就是说,一方面,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先进生产力,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逐渐丧失其先进性,变为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先进的生产力,而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能就属于落后的生产力。可见,生产力先进与否,是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把生产力的先进性放在历史的进程中去分析,更重要的是放在整个世界历史和国际大背景下来比较和分析,这样,才能发现本国家和本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与整个人类社会先进生产力水平的联系和区别,才能对生产力状况有个准确而全面的判断,进而制定出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路线方针政策。
从世界近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历史趋势来看,以机
器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和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经济是世界近现代先进的生产力表现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力相关的各要素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在生产领域的运用,产生了电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工具,人们获得劳动成果的多少,已经不仅仅取决于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投入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在这三个要素的基础上,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开发和运用程度、信息的运用程度和科学的管理程度。科技、信息和管理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标志当代社会发展水平的先进生产力,除包含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之外,还应当包含通过这三个基本要素发挥作用的科学、技术、教育、信息、管理、决策等因素。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什么?与我们经常讲的生产关系是
什么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
力,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客观上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因此,所谓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说到底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内在要求。
先进社会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要求,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
求社会经济制度和体制大体上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科学性和内在合理性,使其能够反映出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保护和促进的作用。二是要求社会经济制度和体制具有利益调节的公平性,使社会对人们利益的满足,能够与他们对生产的贡献成正比地增长。三是要求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实现真正的平等和互助,体现出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其他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而不是其他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障碍。这样,才能对先进生产力发展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空间,才能使先进生产力的主体获得正面激励,并激发起社会生产力各种要素的内在张力和发展的冲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等等。这一系列的重要内容,就是我们党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必要调整。
先进社会生产力对上层建筑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政
治制度及其体制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二是要求社会意识形态走向民主化、科学化、文明化、开放化。这样的上层建筑,才能与由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它决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并对社会生产和社会政治的发展,提供精神上的动力和思想道德上的支持。这是中国当代先进社会生产力对上层建筑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如: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等,同样是围绕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内在要求而进行的改革和调整。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从而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上层建筑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