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要用三极管驱动继电器,所以要让三级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即在饱和状态和截止状态之间转换,不工作在放大状态。
从根本上来讲下:讨论三极管的饱和状态,就不能不考虑负载电阻的问题,我们假设集电极电路和发射极的电路的总电阻为R,则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ce=Vcc-Ib×放大倍数×R,随着Ib的增大,Vce不断减小,直到Vce<0.6V时,集电结正偏,三极管进入饱和状态。这时,Ic饱和了,当Ib继续增大时,Ic的变化也很小了。
实际应用时,又是怎么确定三极管是否工作在饱和状态呢?其实,主要还是看三极管放大倍数,如:有的管子将Ic/Ib<10定义为饱和;将Ic/Ib<1定义为深度饱和。也就是Ib>Ic/放大倍数,即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已经不能得到满足了;当Ib》Ic/放大倍数时,三极管就进入了深度饱和状态。这些数据手册应该有的!
可以通过这些来判断R的值
找一些三极管做开关用的资料看
应该能够弄明白
由于是要用三极管驱动继电器,所以要让三级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即在饱和状态和截止状态之间转换,不工作在放大状态。
从根本上来讲下:讨论三极管的饱和状态,就不能不考虑负载电阻的问题,我们假设集电极电路和发射极的电路的总电阻为R,则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ce=Vcc-Ib×放大倍数×R,随着Ib的增大,Vce不断减小,直到Vce<0.6V时,集电结正偏,三极管进入饱和状态。这时,Ic饱和了,当Ib继续增大时,Ic的变化也很小了。
实际应用时,又是怎么确定三极管是否工作在饱和状态呢?其实,主要还是看三极管放大倍数,如:有的管子将Ic/Ib<10定义为饱和;将Ic/Ib<1定义为深度饱和。也就是Ib>Ic/放大倍数,即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已经不能得到满足了;当Ib》Ic/放大倍数时,三极管就进入了深度饱和状态。这些数据手册应该有的!
可以通过这些来判断R的值
找一些三极管做开关用的资料看
应该能够弄明白
1、此电路工作在开关状态,R1与R2的值,与Q1增益无关。
2、R1根据输入电压选择,一般这种电路Q1的B极电流约1ma就可以进入饱和状态,三极管B-E压降0.7V所以(5-0.7)/1=4.3K,根据结果选择近似的常用电阻就行,4.7K常用,所以选4.7K的。
3、R2是下拉电阻,作用是在无输入信号时使3极管可靠截止,选择就简单了,只要R1 R2分压后大于0.7V就可以,R2如果过大,下拉电流太小可能起不到作用。为什么选10K的,也是因为10K的常用。你换个4.7K的也一样好用.
这个电路的R1、R2的准确合理选择还要看三极管Q1的电流增益β是多少,以及输入信号IN的低电平是多少,目前只知道IN的高电平为5V,这还不够。
R2的作用是当输入信号的低电平电压不够低,因而不能使三极管Q1可靠截止的情况下,起到拉低低电平电压的作用,确保Q1可靠截止。
其实非常同意2楼的观点,R1和R2的作用和计算方法说的很明确,R2做下拉作用,作用是在无输入信号时使3极管可靠截止。我就是来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