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你一下:
首先说明我读高中的时候是理科生,填报志愿也是理科,现在在大学念书,不过我喜欢文科的东西.
先回答你的主要问题:理科生可以报考文科专业.和我一班的同学报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结果就考上了.语言学是典型的文科专业.我哥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日语系的,也是属于文科专业,当时他学的也是理科.至于你说的专业哪个好,哪个不好.某些学校的特殊规定,可以在教育考试院网站和其他高考专题网上找,有很多的,我就不多说了.(补充说一点:学日语专业的我的哥哥大学毕业后在松下公司工作,待遇是可观的)
关于分文理班的问题,我的回答:
学习好坏无非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的:个人,老师,环境.个人因素是主导因素,其他都是外界因素.
就我个人而言,当时分文理专业的时候,我认为文科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了,加之文科的特点--稳定性不如理科,出题太活,于是我选择了理科.理科的优势就是出题很客观,绝对性很强,你做题也很方便,虽然也有难易.再者是我的老师因素,我物理课由北大物理系的老师教的,听得很明白,化学老师也很强,讲起课来比较幽默,喜欢这种讲风.生物老师就次一点.相比之下的政治老师,历史老师,分班之前讲的就很不怎么样,也就地理老师好点,权衡利弊,还是理科的老师较好(当然排除了分班后换老师的可能性).环境而言,我当时在实验班,也就是重点班,没什么差学生(除了几个走后门外),班风一直是不错的.
就你而言,对于你个人,看来你是个好学生了,呵呵~~从你的解释来说,你是一个不偏科的学生,发展很全面(虽然也有一些小困难).这样子会很好选,有一句话说,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所以说文理都是相对而言的,选择学文还是学理就要看你的兴趣了,其实兴趣不是问题,它在于培养,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有的(受外界影响和个人修养很大),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之一.文科的感性认识最容易得到直观的认知,容易产生兴趣,而理科是抽象的,甚至有些乏味,没有兴趣也是正常的,但是是可以培养的.而考试却是不需要兴趣的,你能做对题就能得分,做错了就没有分,很功利,也很客观.就客观这一点,理科占有很大优势,文科的客观性稍弱一点.
对于你的老师,争取有好的老师教你,这就要靠缘分了.从环境方面来说,既然你说文科班的班风差一些的话,理科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上述是我总结分析的,希望能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最后说一句,在应试教育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牺牲者,牺牲了自己的智慧,换来的却是考试分数高低.希望有一天,能够解放人们的智慧,从而使人们获得真正的幸福.
May you be successful^_^
可以说,大多数文科专业理科生可以报。
理科可报文科专业一览表(本科专业招生)
1,经济类;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市场营销,
税务,投资学,保险,贸易经济,审计学,统计学
,电子商务,资产评估,
2,哲学类;哲学,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
3,法律类,法学,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治安情报学,涉外警务,公安管理学,犯罪学,
4,语言类;对外汉语,英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
5,管理类,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城市管理,
房地产经营管理,工程管理,
物流管理,行政管理,管理科学,财务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农林经济管理,项目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土地资源管理,采购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酒店管理,知识产权
,文化产业管理
,航运管理,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6,新闻传播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
传播学(网络传播),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
7,教育类,地理科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类
[含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理科一般不能报文科专业。
高考文科生可选择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哲学门包类括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4个专业,哲学一般都认为是纯文科专业,但也有个别院校招收理科生。经济学包括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四大类,17种专业。经济类中文理兼收的专业比较多,具体如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等。
可以的,现在高考生可以自由选择。理科生在大学可以读文科,同样的,文科生在大学也可以读理科。不过,你最好还是慎重些。理论上没问题,但是在实际的衔接上还是有一定困难,文科需要积累,理科需要基础,无论怎么转变都是需要努力的,并非一蹴而就。
如果招生说明该文科专业文理兼收就可以报,不然就不行。
理科(science
departments)一般是指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数理逻辑的统称,与文科相对立。理科学科主要有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与设计实践等。理科的诞生与发展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果,标志着人类真正懂得了思考自然,因此理科的发展也是人类科学与自然思维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