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024-11-19 01:43:4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开始与1870年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化时代。电气化时代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舞台发生了动摇。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和法国赢得战争却输掉优势,而美日日益崛起,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开始向欧洲的两侧即美国所在的美洲、日本所在的亚洲转移。国际关系格局由英国独霸世界、欧陆势力均衡让位于英法主宰世界、美日争夺霸权的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匈牙利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美应等九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然而体系虽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西方世界的统治,但是体系并不完整,它给世界留下了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德国的赔款问题和欧洲的安全问题。一战后德国借口无力偿还债务,要求延期支付赔款,于是法国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了德国的工业区鲁尔。但是德国不但没有得到应得的赔款,相反却支付了大量大军事占领费,酿成鲁尔危机。于是赔款问题的主动权由法国手中转移到英美、尤其是美国手中。美国出台了德国赔款计划即道威斯计划。(学生演示)道威斯计划实施后,美元充斥欧洲市场:德国从美国取得贷款,经济复苏;然后偿还英法的赔款,英法将德国大赔款偿还战争时所欠的美国的债务。于是,美国的金元不仅恢复了欧洲的经济,而且操纵了欧洲的经济市场。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普法战争时被各国割去的阿尔撒斯和洛林由法国收回,德国的撒尔矿区由法国占领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莱茵河东岸五十公里以内德国不准设防,于是莱茵河两岸成为非武装区。但是法国并未因此而高枕无忧,它在欧洲组织小协约国以形成对德包围圈。1925年英法意德比捷波七国在瑞士洛伽诺召开会议解决欧洲安全问题,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道威斯计划和洛伽诺公约改写了凡尔赛体系关于在政治、经济上限制德国的规定,从遏制德国到扶持德国。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

可是为什么法国一战元帅福熙却说“凡尔赛和约只是二十年的休战”?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战胜国信奉“强权即公理”,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平息;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因此列宁说“靠凡尔赛体系所维系的国际关系是建立在火山上的。”体系随时随地会崩溃、瓦解。

是什么事件打开了凡尔赛体系的缺口?土耳其的民族解放斗争、同协约国签定了《洛桑和约》,粉碎了构成凡尔赛体系的《色佛尔条约》打开了体系瓦解的缺口。1935年德国大力扩展陆军,撕毁了凡尔赛和约,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河非武装区,进一步破坏凡尔赛和约,法西斯德国的扩军备战使凡尔赛体系名存实亡;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突破了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终于使体系彻底瓦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系了一战到二战其间的国际关系。在这其间,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也在发生着变化:主要矛盾由英美争夺世界领导权演变为30年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与法西斯扩张之间的矛盾。美国凭借其世界经济领导地位参与许多重要的国际事务的解决、并起到决定支配作用,从而代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资本主义世界由“英国时代”走进“美国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一转变成为无法更改的现实。

回答2:

1.何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国家需依据新的实力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安排世界格局。1919年1~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签订了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巴黎和约》,和约对帝国主义在西方和中东地区的统治秩序作出了规定,形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由美国发起,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和《九国公约》,对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作出规定,形成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华盛顿体系与凡尔赛体系共同对一战后的世界格局作出规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大国按自己的意志建立了一套新型的国际格局。由于它以大国实力为基础,因此具有暂时的稳定性。尽管该体系因分赃等原因存在着矛盾,并以“委任统治”的方式瓜分战败国的殖民地显示出其消极性,但通过国际会议各国协商、签订国际公约并建立国际组织维护各国正常关系的方式从总体上来说是进步的、可行的。
时间
1919、1922—1939
背景
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变化
主要国家
英法主宰世界;美日在亚太争夺;
形成方式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内容
①西方:5个条约 ②东方:3个条约
组织
国联
实质
帝国主义以实力重分世界的体系
演变过程 ①确立:1919—1922
②调整:1924、1925
③瓦解:1931、1933、1935、1936
④崩溃:1939
崩溃原因 法西斯势力的崛起和扩张
内部矛盾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
②战胜国之间:
③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
评价: ①进步性:
②消极性: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藏着哪些矛盾。
(1)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构成这一体系的几个条约对战败国是相当苛刻的,这必然会加剧战败国的复仇心理。随着战败国国力的恢复与增长,他们要求改变旧秩序的企图就越来越强烈。
(2)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以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列强继续争夺霸权,这是该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3)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俄之间的矛盾。列强最初企图消灭,继而孤立的反共反苏立场对其对外政策及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4)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列强虽慑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声势,在瓜分殖民地方面采取了“委任统治”形式,但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战后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冲击着这一体系。
3.如何理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稳定繁荣。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东、西方反帝斗争相继被镇压,资本主义体系得到了巩固。二十年代的西方围绕赔款和安全问题进行了国际关系调整,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
(2)英法:赢得战争,却输掉了优势,均由债权变为债权国。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金元外交”。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东亚霸主,加紧在亚太地区侵略扩张。
(3)意大利:战债沉重,由经济危机导致革命运动高涨,法西斯专政建立。
4.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国际关系的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力量之间的力量对比,战后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大致反映此时各国力量对比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一体系是建立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和宰割战败国基础上的,包含着诸多矛盾,是极不稳固的。英法控制的国联是维系这一体系的工具。
围绕着“赔款”和“安全”两大难题,战胜国和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协约国对凡尔赛体系进行了两次较大调整,即道威斯计划的实行和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成功,法国的失败;德国则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成功地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加快了军国主义的复活。

回答3:

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建立

回答4:

回答5:

query取得iframe中元素的几种方法
在iframe子页面获取父页面元素
代码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