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抗磁的问题

2025-04-02 01:46: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不论对导体是先降温后加磁场,还是先加磁场后降温,只要进入超导状态,超导体就把全部磁通量排出体外.
此既大家回答的迈斯纳效应,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之所以强调不管降温和加磁场的先后是为了区别超导体和理想导体,对于理想导体,如果降温后加磁场,导体内也磁感应强度也为零。但先加了磁场使得其内部有磁感应强度再去降温,其内部的磁感应强度不会消失。而超导体会“排出”原先在内部的磁通。
2.当然会的,不然磁悬浮怎么来啊~
因为磁力线是闭合的,如果磁铁的那一端不离开超导体,磁力线要怎么"走"呢?
也就是说,把磁力线排出导体内部可以理解成对磁体产生了一个“斥力”使得磁铁上浮,
至于能量,可以理解成对超导体降温所需要的能量,不会违反第二定律的,不过不应该算是超导体本身内部的能量。

回答2:

当金属处在超导状态时,这一超导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即能把原来存在于体内的磁场排挤出去。人们对围绕球形导体的磁场分布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惊奇地发现:锡球过渡到超导态时,锡球周围的磁场都突然发生了变化,磁力线似乎一下子被排斥到超导体之外去了。于是,人们将这种当金属变成超导体时磁力线自动排除金属体之外,而超导体内的磁感应强度为零的现象,称为“迈斯内效应”。

回答3:

其实不是磁场消失了,而是电磁感应产生电流,因为超导所以电流会一直存在,电流产生的磁场和导致产生电流的磁场抵消,所以超导抗磁

回答4:

为什么“不论对导体是先降温后加磁场,还是先加磁场后降温,只要进入超导状态,超导体就把全部磁通量排出体外”?
Meissener效应,为什么就不知道了。
是会出现“在一个浅平的锡盘中,放入一个体积很小磁性很强的永久磁铁,然后把温度降低,使锡出现超导性。这时可以看到,小磁铁竟然离开锡盘表面,飘然升起,与锡盘保持一定距离后,便悬空不动了”的现象吗?
是会出现的。
如果是,那上浮的能量从哪里来?
那不是能量,是力,有力但没有位移,哪来的能量。上浮过程中的能量应来自于超导体内部。如果是从外部来的能量我觉的有问题,因为是降温的,能量由物体流向环境,使制冷机运动的能量与上浮的能量应该是没有关系的,我想超导体的能量在流向环境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用来对物体上浮做功。这样可能比较合适。唉,超导没学好,胡乱说几句,仅供参考。

回答5:

样品进入超导状态后,犹豫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将其体内的磁力线完全排出体外,这样超导样品就与小磁铁之间产生排斥的作用,出线迈斯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