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宜昌中考满分作文: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宜都考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贺悉,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禅升乎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中考满分作文:李白的泪水
远远的,我看见一身素衣的青莲居士。
漫步于河畔,我注视他怅望江天的姿势。“恰似飞燕倚新妆”,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和杨玉环的一句嗔语,把一个极度辉煌的人生滑落到社会的底层。
“香车宝马”,“誓取楼兰”,“杀敌报国”,他苦笑,泪水在无声中滑落。低头轻抚生锈的宝剑,奔腾的壮志又如未灭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呵!自己有多么无知,四次出蜀,挥金巨万,万里山河,游履迨遍。本以为金殿之上让高力士脱靴,杨玉环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贵荣华之中。可是,“太白星精”又怎样?满腹锦绣又怎样?抵得了杨贵妃又一句对李隆基的悄悄话吗?好恨!好恨!
我的心里忽然有一根弦被这愁苦折磨的一代诗仙拨动了。
我走上前去。他愕然注视着我。
“诗仙,您的那句‘可怜飞燕倚新妆’,究竟有无亵渎杨玉环之意呢?”
“我是被冤枉的。真是愚哉斯言。本以为千年之后,我的冤屈已被涤清,没想到蒙于我身的耻辱尚未被冗长的岁月消逝。我本是以飞燕之轻比杨玉环,她实在是我眼中的仙子,我何敢有辱她之语?”说完,他的眼光久久停驻在空旷的河面上,深深的,似一把利剑,将要穷透时间与空间,把李隆基的心剖开来,看一看,他为何不相信他的话呢?
“太白,李隆基相信了杨玉环的话,而以为你只是狡辩之辞,你恨他吗?”
“如果一个人笑慎从荣华的峰巅一下跌到了谷地,而且永远过着潦倒的生活,你难道不恨吗?可毕竟李隆基与杨玉环是夫妇,夫妇之亲有如天地,一个人的判断有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感情上的亲疏,他信了杨玉环,而认为我不忠,这是一个悲哀,我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乃至整个国家的悲哀。”
青莲居士踏着夕阳的余晖走了。一个孤独的身影从我的视野中渐渐消失。
我静静地伫立在河边。我想起了屈原,想起了比干,想起了屈死于谄言中的每个忠臣。感情的亲疏使昏君们相信近臣的花言,爱妃的巧语,而每一个如此的君王无不蹈覆国的命运。而对于我们,难道没有一些可以借鉴之处吗?
我低了头,看看哪一滴是李白的泪水。
吊屈原赋------高考满分作文
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
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相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易,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汨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谬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流笑柄于青史矣。
君沉汨罗,去今两千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享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朱元璋出身佃农,从小放牛,7岁那年,父母、大哥均死于瘟疫;17岁出家当和尚,到25岁那年,寺庙又遭官军焚毁;朱元璋走投无路,终于参加了反抗元朝统治的起义军;依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再加上一点运气,朱元璋在义军中脱颖而出,最后竟至黄袍加身,成为一个布衣皇帝的“传奇”。
在称帝前长达16年的艰苦转战中,朱元璋做到了深谋远虑,谦虚谨慎。他在战略上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正确方针,同时牢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做了不少好事。据清人谷应泰在《明史记事本末》中记载,朱元璋在准备攻取镇江时,就曾再三告诫部下说:我自起兵以来,从未妄杀无辜,你们一定要体会我的良苦用心,破城之日,千万不要放火、抢掠、杀人,违反者处以军法,纵容者也要处罚。占领镇江后,朱元璋还特地命徐达访请当地能人秦从龙,后来又亲自到镇江,“谒孔子庙,分遣儒士告谕乡邑,劝农桑。”及至做了皇帝以后,朱元璋也采取了一系列减轻百姓负担、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他曾对刘基说:“宽民必当阜民之财,息民之力。不节用,则民财竭;不省役,则民力困;不明教化,则民不知礼义;不禁贪暴,则无以遂其生。”刘伯温听了他的这番话,感动得赞叹道:“此所谓以仁心行仁政也。”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欲行好盯仁政的皇帝,却又对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的言论极为反感,却又非常善于实施阴谋而不动声色,却又在惩处官吏时极尽残暴株连之能事,却又经常因自己的猜忌多疑和刻薄寡恩而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和许多皇帝一样,他也在登位后立即陷入“杀功臣”的怪圈,把“兔死狗烹”的惨剧演纳袜颤到了极致——只剩下一个汤和,赶紧战兢兢告老还乡,才保全了一条小命。在震惊全国的胡惟庸和蓝玉两个大案中,他竟杀了将近四洞败万人。这种空前的恐怖统治,这种复杂的双重性格,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动机和情感逻辑所造成的呢?
显然,这正是在封建专制体制下“权欲”无限膨胀所必然导致的结果。从起初连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的一无所有,到登上皇位权倾天下,还要想着为“家天下”的继承者削除“权杖”上的“芒刺”,这其中的发展规律,必然推动整个极权体制运转成一部疯狂的“绞肉机”,使其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包括那些后宫的女人们,毫无例外地无法逃脱要么“吃人”、要么“被吃”的命运。
人民大学的毛佩琦教授在“百家讲坛”上讲到“胡蓝两案”时说,明清两代都有人怀疑他们的所谓“谋反”实为子虚乌有,而他则干脆断言是两起“冤案”,这就和电视剧中所展现的故事情节大相径庭了。当然,电视剧如此演绎谋反与平叛的故事也并非毫无根据,因为在《明史记事本末》中,也记载了“胡蓝”意欲谋反的种种“蛛丝马迹”,按照这些线索来编剧,显然可以加强戏剧性,从而对观众有更大的吸引力。
尽管迷失在历史迷雾中的“胡蓝”事件真相难明,但照我看来,他们的“反”或“未反”,并不影响封建统治下君臣关系的本质。在那样一种非人的制度中,人性都已严重地扭曲变形。皇帝对权臣不可能完全放心,势必经常在信疑之间游移;权臣对皇位也未必毫不动心,只是要看实现篡位的可能性有多大罢了。皇上所谓“爱”卿如命者,臣下所谓“愚”忠至死者,即使真的曾经有过,那也只是个别的现象,“非典型”的现象而已!
当梦想与现实分道扬镳的时候
站在喧嚣的历史舞台,叩问涌动的风云,聆听先贤的足音。同是华夏史坛上的巨人,屈子、司马迁、李白、岳飞却走出了不同的梦想之路。当梦想与现实分道扬镳的时候,他们何去何从?
从长长的历史的甬道中走出,屈子带着一身凛然的正气,带着一个美丽的梦想,带着满腹的诗书才华,在烟雾缭绕的楚国施展雄心壮志。为了梦想,你正道直行,竭忠尽智。然乎雹而,一群蝇营狗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小人之语谤君子之为——你被楚怀王疏远了。于是,梦想与现实在乌烟瘴气中相遇了。你万丈的豪情、美丽的梦想重重的撞上了冰冷的铁壁。为了梦想,你在狭窄的地牢里作困兽之斗。当梦想与现实相遇的时候,你宁愿粉身碎骨,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温蠖。
然而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
在历史的巅峰上,司马迁岿然屹立。当你奋笔疾书的时候,梦想与现实却在牢狱中相遇了。在那昏暗的油灯下,你日日夜夜苦苦的思索着,徘徊在父亲的遗志与宫刑的耻辱之间。终于,坚定的梦想战胜了现实的磨难。于是,你抹去手上的灯油,掸掉衣上的灰尘,重新提起那饱含浓墨的狼毫,去实现梦想,书写了史家的绝唱,无韵的离骚。
司马迁用《史记》谱写了生命的赞歌,而李白,则用诗句阐释了对梦想的心意。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怀着飞黄腾达的梦想站在酒风飘扬的长安街头放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万人向往的宫廷中虽有贵妃研磨,力士脱靴,但污浊的官场淹没了你的才气。在乌烟瘴气的京城,无处施展你的才华,只能写“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镂花浓”供人玩赏的诗句来讨别人的欢心。当梦想与现实相遇的时候,你不得不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挥舞狼嚎,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向往青山绿水的美好,山林旷野的逍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伴随着美酒,你的梦羡竖想如一缕轻烟,飘向和你融为一体的壮美河山。
在中华大地飘摇的时候,有一个声音,在冥冥苍穹,宇宙的洪流中放声高呼,回荡起震山撼海的气势磅礴,那就是抗金英雄岳飞梦想的回声。
在民不聊生,内忧外患中,你如夕阳中一颗明亮的星,照亮了百姓的心。明亮盔甲,里面是你精忠报国的伟大志向,锋芒枪尖,中间是你收拾旧山河的梦想。于是,你渴饮刀头血,睡卧马鞍桥。战场上你运筹帷幄,但你却没有注意到背后的天空越来越暗。终于有一天,十二道金牌如挠钩一般,把你从梦想的翅膀上钩落——你的梦想与现实相遇了。昨夜三更“寒跫不住鸣。惊回千里梦,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窗外月朦胧。” 梦想与现实相遇的时候,你选择了忠孝,默默的咽下莫须有的罪名。
在浩如烟海的长河中,还有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穷困杜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忧郁辛弃疾、“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悲壮项羽……他们都曾怀着美好的梦想,但都遇上了黑暗的环境,梦想只能在抗争中消逝。
当梦想与现实相遇的时候,有的人选择了以死明志,有的人选择了忍辱负重,有的人选择了随遇随安,还有的人选择了效忠君主。而岁派帆我,会展开梦想的翅膀,飞向那遥远的终点!
2007宜昌中考满分作文: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宜都考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歼乎答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氏慧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顷卜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一路有你
一路有你,伴我走过孤独,走过无知,走过稚嫩。多少次执子之手,便忘却尘寰,直到:滴残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
隔花人远天涯近
初读红楼,如管中窥月,只知道宝黛的悲欢离合,红楼儿女们香消玉陨,眼空蓄泪,方知人间不只是美好,那样一座姹紫嫣红的大观园,终究也不是人间天堂,却至少隔断了许多园外的肮脏。当园外的势力一点点侵入园内,便是无可挽回的悲剧的开场。园内园外,竟是咫尺天涯。十二女伶的离乡怨,林黛玉的消香馆,薛宝钗的恨无缘,直至贾宝玉悬崖撒手遗红怨,唯与作者共掬一把热泪洒于闺阁之中。
豪情悲歌转眼间
三春事业负东风,明月梅花一梦。一部红楼,有作者多少自伤。情痴抱恨长,是一个家族答缓的兴亡血泪,无材补苍天,是眼看大厦之倾的无可奈何。唐太宗一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谁知千年后一部红楼亦道尽兴替。隐隐约约中,亦读出多少堂堂须眉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如画美眷都被裹胁其中。飞鸟个投林,一番梦幻之后的“假语村言”寄托着多少真挚的哀思!隐卷长叹。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衰落的贾府是不可逆转的现实,也曾是作者头顶的一冲誉方天,然而大观园无数灵动的红颜,却大多纯是作者的理想。多少回读红楼后,方知钗黛之争、晴袭之争,都是现实与理想的不可调和。黛玉之风流婉转、晴雯之心比天高,正是作者最深的理想。宝钗之经济学问、袭人之温柔和顺,却是现实之闺阁尘缘。于是方知,钗黛之存,是现实之多弊却根深蒂固,欲罢不能;黛晴之逝,是理想之难行却矢志不渝。“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这才是最深的悲剧,才是作者最大的苦闷。
红楼万象,一路走来是师,又是友,风光霁清判模月,山高水长。
是你,一点一滴,教会我关于悲剧、关于美、关于理想、关于梦。
成长的路上,一路有你,如今依旧,愿执之手,与子偕老。
【简评】《红楼梦》的博大精深,深深地吸引住我们的小作者,使他难以忘怀。于是,他以浓郁的情感、独到的思考,成就了这篇非同凡响的美丽篇章。文章以“红楼”阅读的感受贯穿全篇,对其历史的意义和人物的际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精练而老到的语言、整齐而优雅的句子令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