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可惜文帝半夜移动坐席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原文:
《贾生》
唐代: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在宣室中因求贤征询贾谊的政治见解,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半夜移动坐席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扩展资料:
解析
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
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 (1)贾生:即贾谊,西汉初期著名政论家,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抗击匈奴侵扰,曾任大中大夫,后山为长沙王太傅。(2)宣室:汉未央宫前蓼的正室。访征询。逐臣:放逐之臣,指贾谊。贾谊被贬长沙之后,过了几年,汉文帝又把他如回长安,在宣室接见他。(3)才调:才气。更无伦:更无人能比得上。伦:比。(4)可怜:可惜。虚:空自、徒然。前席:古人席地而坐,汉文帝听贾谊的谈论听得出神,在坐席上向前移动,靠近对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汉文帝接见贾谊时刚举行过祭祀,因而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贾谊详细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两人一直谈到深夜。因为谈得投机,汉文帝不自觉地坐席上把双膝移动靠近贾谊。接见结束后,文帝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5)苍生:老百姓。这两句说,汉文帝空自半夜前席向贾谊征询意见,但不问治理国家大事而询问鬼神之道。
[简要评析] 在晚唐的咏史诗中,李商隐是此类诗的佼佼者。这首诗也是一首咏史诗,从取材、立意、表现手法上都独树一帜。与前一首诗有些相似,作者结合当时封建统治者求仙荒政的情况。作者通过讽刺汉代帝王虽能求贤却又不知真贤的行为,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即唐代帝王也正像汉文帝那样,表似开明,实质却昏聩无能。他们将国家大事丢置于脑后,只想求得鬼神的保佑,长生不老,因而专搞求侧访道、采药炼丹等荒唐事。诗人借史事而对现实作了辛辣的讥讽。另一方面,作者也借汉代贾谊的遭际,发出了自己怀才不遇之音。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李商隐是把君王能否采纳大臣在国政大略方面的正确主张作为君臣遇合的标准,而并非仅仅把大臣在个人升迁奖赏方面所得的恩宠作为标准,这是非常有见地的,表现了他的政治见解自有超凡脱俗之处。本诗在艺术上的重要特色是运用了抑扬顿挫的笔法来表现题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本诗的极终目的是要贬抑汉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但诗人在前面二句半中却偏偏使用了许多美好的赞扬性词语,如“求贤”、“访逐臣”、“才调无伦”、“夜半”、“前席”等,在读者面前出现的似乎是一片光明。有这等虚心求教的君王,有这等才识超群的大臣,又处在这等融洽和谐的氛围之中,还不能把国家治理好吗?三句中的另一半词语“可怜”、“虚”却仿佛是当头一棒,将诗人与读者的喜悦打散得全无,原来上面所说的美辞均是虚设的,没有根基的。再加以末句“不问苍生问鬼神”直接揭出原委,就把读者心中的疑团解开了。原来作者用的是先扬后抑、假扬真抑的艺术曲笔,这样写,写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实写当朝皇帝无心治国安邦,却用心思在“鬼神”,讽刺效果更加强烈,同时借古讽今的意义也异常明确。"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贾生》。
1、原文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译文
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3、简析
《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文人李商隐用来讽刺汉文帝的诗句,说你汉文帝半夜把贾谊叫进宫里,不问苍天百姓的事宜,倒问起鬼神之事.
现在指一个人想说的,另一人都知道(就像贾谊想说的那些问题,文帝都知道),只是不是时候不说,拿其他话题来聊(如鬼神之事)。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我自己总结的。
这个是作者说:自己有满腹的经论,有渊博的学识,但是皇上却不识自己的大才,而是相信鬼神之说.一方面感叹自己怀才不遇,一方面讽刺当时执政者的昏庸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