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雷峰塔地宫发掘工作已经画上了句号。传说中的白娘子并没有被“发掘”出来,而发现的重达100多公斤的铁舍利函却成为一个新的神话:它的里面到底会藏着些什么呢?
“真相”很快就会大白,但记者还是请专家们做了一番预测:铁函内应有铜函,铜函内应有银函,银函内应有金函,金函内应有玻璃函,玻璃函中会奉安着释迦牟尼佛舍利。
在此次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160多块有模印文字的塔砖,这些模印文字,一类属民间捐助者的乡里、姓名,如“吴甲俞荣”、“沈甲朱福”、“周甲金德”、“甲头吴朋”等。雷峰塔遗址发掘考古队队长黎毓馨认为,这类民间信众捐助建塔者人数众多,不应被认为是雷峰塔的建造者。另一类模印文字是“官”字款等,是官方出钱制造的,没有人的名姓,更无法确认出建造者。
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雷峰塔系吴越国王之妃黄氏因奉藏“佛螺髻发”和佛经而建的,并据雷峰塔旧称“黄妃塔”,而认为雷峰塔是黄氏建造的。黎认为,这也是错误的。雷峰塔建于古杭州城西关门外,起初以城门命名该塔,称“西关砖塔”。公元976年,钱�之妻孙氏从汴京回杭后不久去世。黎说,孙氏系吴越王妃,应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黄妃,黄妃姓孙,而不姓黄。为纪念孙氏,钱�命名该塔为“黄妃塔”。
他们的回答都不对,百度百科里说是吴越国钱chu(打不出)在北宋年间为祈求国泰民安而建造的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古人更多地称之为 “黄妃塔”。它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现在的是杭州市人民政府2002年10月25日建成。
谁是雷峰塔的建造者?雷峰塔到底何时建?雷峰塔到底是五层还是七层……随着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结束,这些千古之谜被一个个揭开。
神秘的雷峰塔地宫发掘工作已经画上了句号。传说中的白娘子并没有被“发掘”出来,而发现的重达100多公斤的铁舍利函却成为一个新的神话:它的里面到底会藏着些什么呢?
“真相”很快就会大白,但记者还是请专家们做了一番预测:铁函内应有铜函,铜函内应有银函,银函内应有金函,金函内应有玻璃函,玻璃函中会奉安着释迦牟尼佛舍利。
雷峰塔地宫出土了60多件珍贵文物,但令人惋惜的是地宫内曾经进过水,现在大量有机文物已经腐烂,其他文物也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
这水是何时浸入地宫的呢?
雷峰塔遗址发掘考古队队长黎毓馨认为,地宫的渗水,是雷峰塔地宫或塔基刚建成时,下过大雨,而当时的工匠却没有采取很好的防水措施造成的,而塔建成甚至倒掉后,内部渗水或灌入雨水的可能性都不大。地宫距塔基平面2.6米,中间夯土严实,塔砖层层交错,加之塔基建在山顶上,所以地宫积水应是在建地宫或塔基时。地宫内有很厚的淤泥层也说明,一旦塔建成,就是进水,也很难带入那么多淤泥。
白娘子被法海镇于雷峰塔底下,这是传说。但新雷峰塔要把古雷峰塔遗址“镇”于塔底,却是将要成为的现实。
新雷峰塔奠基仪式于去年年底就举行过了,因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尚未结束,所以记者至今在现场只看到了一个奠基石碑孤零零地立在那儿,未见其他任何新雷峰塔破土动工的迹象。为什么早早地、也是草草地举行那么一个奠基仪式呢?据知情人士讲,因雷峰塔发掘与否、重建与否存在很大争议,而早早地举行奠基仪式是为了“平息争议”,让雷峰塔重建工作成“事实”,故在新雷峰塔设计最终方案还未敲定的情况下就“奠基”开工了。
浙江省建筑设计院一位曾参与新雷峰塔设计方案竞标的工程师对记者说,在设计竞标时,当他看到清华大学的方案的一刹那间,就知道他们的设计方案“完了”,因为清华的方案科学、环保,更重要的是使古塔获得了新生,把古塔保护放到了第一位。在一个50多米跨度的钢筋基座上建设一个庞大的塔楼,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只有今天才能做到。同时他还说,新雷峰塔的模样和老塔不一样,老塔和六和塔类似,飞檐上翘,属典型的南方式楼阁造型,而新雷峰塔是北方式的,这是业主的要求。
据悉,重建雷峰塔的项目总预算为8415万元,中国农业银行保证将予以授信贷款6000万元。
在此次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160多块有模印文字的塔砖,这些模印文字,一类属民间捐助者的乡里、姓名,如“吴甲俞荣”、“沈甲朱福”、“周甲金德”、“甲头吴朋”等。雷峰塔遗址发掘考古队队长黎毓馨认为,这类民间信众捐助建塔者人数众多,不应被认为是雷峰塔的建造者。另一类模印文字是“官”字款等,是官方出钱制造的,没有人的名姓,更无法确认出建造者。
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雷峰塔系吴越国王之妃黄氏因奉藏“佛螺髻发”和佛经而建的,并据雷峰塔旧称“黄妃塔”,而认为雷峰塔是黄氏建造的。黎认为,这也是错误的。雷峰塔建于古杭州城西关门外,起初以城门命名该塔,称“西关砖塔”。公元976年,钱�之妻孙氏从汴京回杭后不久去世。黎说,孙氏系吴越王妃,应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黄妃,黄妃姓孙,而不姓黄。为纪念孙氏,钱�命名该塔为“黄妃塔”。
在此次雷峰塔出土的钱�撰《华严经》跋残碑中有“礼佛螺髻发,犹佛生存,不敢私秘宫禁中”的记载,并建塔以奉安“佛螺髻发”。黎说,由此判定,雷峰塔建造者应为吴越国王钱�。
钱�是吴越国开国国君钱�之孙,于公元947年继承王位,同时也继承了钱�的遗训,对中原王朝贡奉之勤为海内所罕见,宋王朝建立后,钱�更是倾国所有以事贡献。
公元974年,赵匡胤讨伐南唐,矛头直指江南。南唐后主李煜向钱�求援,说“今日无我,明日难道还有您吗?”然而钱�不听,反出兵助宋灭了南唐。唇亡齿寒,978年1月,钱�祭礼钱�陵庙,说:“孙儿不孝,不能守祭礼,又不能死社稷。”不久,钱�即赴汴京纳土献地,从此羁留此土,终生未得南归,去世后葬于洛阳北邙山。
雷峰塔因白娘子的传说而名噪千古,但雷峰塔的建造却史书失载,其筹建、竣工的确切年代历来难以详考。在此次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取了相当丰富的实物资料,也为探索这一千古之谜提供了机会。
钱�947年继王位,978年纳土归宋。钱�为吴越国王凡31年,雷峰塔建于此31年间,应不存疑。
黎毓馨说,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铭文塔砖,其中许多塔砖印有“辛未”、“壬申”等干支纪年。查辛未为971年,壬申为972年。在雷峰塔迄今依然直立的塔基部分,可见“壬申”砖和“辛未”砖混砌,说明先后制成的塔砖曾同时用于建塔,也就是说,971年,雷峰塔已开始筹建,971年、972年为集中造砖时期,972年雷峰塔已破土兴建。
另据俞平伯先生《记西湖雷峰塔发见的塔砖与藏经》一文著录,藏经砖中有塔图,其文已残,说“香刹弟子王承益造此宝塔奉愿。闻者灭罪,见者成佛……时丙子……”。丙子年即976年,说明该塔还在继续施工。
雷峰塔建成之时,钱�曾为《华严经》石刻作了跋文,此次考古中该跋文残碑被发掘出来。文中钱�自称“吴越国王”,说明该塔落成之时应在978年钱�“纳土献地”归宋之前的977年。
雷峰塔发掘最新证实,雷峰塔的筹建、破土兴建、落成时间应该为971年、972年、977年,其营建前后历时约6年。雷峰塔始建年代应该为972年,而不是975年这一流行的说法。
雷峰塔落成之时,钱�在《华严经》跋文中说,按原先的设想,欲将雷峰塔建成“千尺十三层”,后因财力不足(吴越国此时已处在风雨飘摇、纳土归宋的前夜),只建成七级。所以,后世一直有着雷峰塔是七层砖塔的说法。
黎毓馨认为,现在传说中的雷峰塔为七层砖塔实为“七级”之说的误传。
雷峰塔落成后,在北宋大部分时期内未有损坏。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该塔曾遭方腊起义军损毁,这是该塔历史上第一次遭到破坏,但毁于兵火的只是塔院及塔上的木构部分,砖塔部分则无损根本。
南宋时,雷峰塔得以重修,重檐飞栋,景况犹盛。据史书记载,雷峰塔为“五层”,同时期画家李嵩的画作《西湖图》亦为“五层”,由此推测雷峰塔初落成时亦应当为“五层”。
从雷峰塔倒掉前日本人关野贞拍摄的照片上看,雷峰塔也是“五层”,底层高度大约12米,以上每层约8米,估计未倒掉前雷峰塔的总高为50米左右。
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所揭露的塔基部分,为钱�初造时的原物,塔基分为两部分,基础部分为八角形的土台,比地面高出2米,土台的上面为砖砌塔基,高1.5米。这也说明,雷峰塔是“七级”,但是“五层”。建筑学家根据《木经》、《营造法式》等古代建筑学经典著作,结合今天考古揭露的塔基结构、面积推算,雷峰塔应为五层塔。本报浙江杭州3月13日15时电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