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和加多宝是怎么回事?

2024-12-04 17:48:4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王老吉是王老吉凉茶的品牌,创立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创始人王泽邦,被公认为凉茶始祖,采用本草植物材料配制而成,有“凉茶王”之称。除了红罐王老吉、绿盒王老吉外,2012年10月份成功推出500毫升和1.5升瓶装王老吉凉茶。

2014年12月3日,王老吉诉加多宝虚假宣传纠纷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判决加多宝方面停止使用含有“加多宝凉茶连续7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等用语的广告,在指定媒体上连续七日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并且赔偿王老吉方面300万元。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王老吉加多宝“配方案”做出终审判决,驳回加多宝上诉,维持原判。2017年8月16日,王老吉加多宝"红罐之争"终审判决:双方共同享有。2018年1月,王老吉诉加多宝侵权案败诉,3亿赔偿等诉求被驳回。

扩展资料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判定“加多宝凉茶连续7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加多宝连续7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加多宝凉茶荣获中国罐装饮料市场‘七连冠’”等广告宣传语由于在表达上不真实、不恰当且遗漏了重要的信息,足以导致消费者误解,侵犯了王老吉的正当利益,损害了公平平等的竞争秩序,构成了虚假宣传,判令加多宝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王老吉300万元。

根据北京第三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含有“加多宝凉茶连续7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等广告语,并在判决生效后30日内在www.jdbchina.com及www.jdb.cn网站首页持续一个月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并需在《南方日报》上连续7日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老吉

人民网-王老吉与加多宝又一广告纠纷案宣判

回答2:

随着国内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品牌的知识产权意识已经是提高了许多了!对于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商标之战。2012年7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驳回鸿道集团(加多宝)“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商标一战,以广药集团(王老吉)胜利而告终。


营销手段

但是法院宣布的胜利是真的事实上的胜利吗?不尽然吧。为什么这边说呢?无论过程如何,双方的战争的地和核心问题是利益的分割不均的问题。据调查王老吉的销量能从2002年的一亿上升到2008年180亿(包含绿盒装)其中主要归功于加多的积极正确的营销手段,不惜投放大量的资金用于广告宣传,更是与奥运会、亚运会、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全国人民关注的重大事件配合宣传,加上多样的销售渠道才有这样的销售增长和品牌价值提升。

有广药生产的绿盒王老吉在2009年销售额也仅是20亿,相比于加多宝生产的红罐王老吉的160亿实在是九牛一毛,明显的差距加剧了广药的不平衡心理,极低的商标租用费固然是不平衡的理由。但突然收回商标使用权无疑是对加多宝的重击,难免让人有一种盗取他人成果的意味。这样加多宝公司当然不愿意接受所以有了品牌的之争。


“抉择”还是“改变”

在老百姓看王老吉在法律的层面上确实是胜利 ,但在感觉层面上,小编认为加多宝更占优势,仲裁结果一出,那么加多宝公司立即公开消费者一直给予的支持。不对仲裁的结果表达不满,并且在致辞中提到了“民营企业”,这一举动就更让消费者对加多宝产生同情感了。


在法律上的“仲裁”王老吉赢得商标之战,对于这个加多宝公司心里也是清楚所以也没有过多的再去耗时耗费了,而正确的去掉王老吉的话才是正确的道路。“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广告语已经是在大众心中根深蒂固了 。所以加多宝公司必须要改变这种状况,是消费者淡化这种感情,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广告语。

“红罐之争判决”

“2017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红罐凉茶包装装潢一案公开开庭宣判,作出终审裁决 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为,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对涉案“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权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双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 ”。


最后属于共享红罐包装对于这个结果大家都还是满意的 ,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实只要符合口味就可以了 。这几年的王老吉和加多宝之争中给了外国品牌很多机会导致市场很大一部分都被国外饮料品牌占有了,感觉还是有点伤感的。

回答3:

你说的应该是王老吉和加多宝打官司的事情:

1、开始两个公司是相互合作的合作。后来加多宝广大医药集团收购了王老吉这个商标,然后生产的红罐王老吉,加多宝为王老吉做了一系列的宣传,公司上市后王老吉为加多宝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同时,也可能是由于合同的原因,广药集团每年都收到大量的利润,王老吉的广药集团商标没有那么大的利润,这引起了一系列的诉讼。

2、2002年,王老吉销售达到1.8亿元,2003年增加到6亿元,更换红罐后王老吉在2011年销售收入160亿元,超过可口可乐。2011年,广药集团旗下的王集绿盒销售额不到20亿元,但即便如此,也有可能把王集的红罐卖得像热蛋糕一样。之前的红罐王老吉热销。

3、2012年7月4日,广药将销售产品与“王老吉”这个词加多宝两个广东经销商告上法庭,分别停止侵权行为和索赔500000。

4、2012年7月9日,广药宣布:以侵权为由向各地海关申请扣留加多宝产品,适用于周围的海关扣留。加多宝侵犯“王老吉”商标装饰权利和诉讼。

5、2012年7月1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诉讼驳回了鸿道集团的申请。

回答4:

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凉茶市场规模为200亿元。其中红罐和绿盒王老吉占据着八成的份额,分别是160亿元和19亿元;和其正占到大约10%的份额,约20亿元;剩下的市场份额则被邓老、霸王、潘高寿、清酷等品牌瓜分。然而,王老吉与加多宝这场凉茶战正打得如火如荼,究竟谁最终能成为凉茶品类的霸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王老吉和加多宝是怎么回事?中国商标第一案——广州药业(下称“广药”)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下称“鸿道”)关于王老吉商标的纠纷,2012年5月11日终于落幕,经过了380 多天的等待,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 合同的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这也代表着,2010年5月至今市面上所售的红罐王老吉,均属于侵权产品,广药集团有权对损失进行追索.

王老吉和加多宝是怎么回事?王老吉商标是由广药集团注册的,加多宝公司与广药集团签定了商标使用权租用合同,合同期到2010年。由原广药高管又与加多宝集团签了一个补充协议,延长至2020年。但后来查出是受贿情况下签订的,故补充协议被判无效。加多宝集团最终失去了“王老吉”商标的继续使用权。
因此,市面上原来的红色铁罐正在过度,由原来的两面都写“王老吉”,改成现在一面“王老吉”一面写“加多宝”,将来剩下的这一个“王老吉”字样肯定也将被去除。近来加多宝凉茶的电视广告口号也由“怕上火喝王老吉”改成“怕上火喝正宗凉茶”。
在广告宣传策略正确的情况下,加多宝马上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攻势。除了在覆盖面及影响力最大的央视媒体上投放广告,而且选择重点区域的媒体,如消费者对凉茶认知比较深厚的地区浙江的卫视、广东的南方卫视、体育频道等,进行那种狂轰滥炸般的广告投放。
整个广告宣传策略及投放,就是通过改名“加多宝”,让所有的消费者都知道王老吉真的改名了,然后将王老吉原来建立“怕上火”的心智资源移植到加多宝新改名的 品牌上。想想假如加多宝移植成功,节省的不仅仅是十余年宣传的庞大的营销费用,而是抢占了凉茶品牌的领导地位,这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更有战略眼光的。因 为,凉茶的品类,会像可乐品类一样前景无限,看看可口可乐的价值,就知道凉茶领导品牌价值了。
商标是一种商业符号,而品牌价值是与生产经营者的运作能力譬如广告投入、销售营运等投入分不开的,品牌不仅是企业做出来的,更有消费者情感上的认同。所以,商标产生之初并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在使用中不断累积商誉才逐渐产生价值。
因此可以说商标的价值是市场赋予的,一个好的商标往往会撬动一个大市场,关于商标之争,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很多。2010 年11月,广药集团启动王老吉商标评估程序,王老吉品牌价值被评估为1080.15亿。公开资料显示,加多宝旗下的红色王老吉销2011年销售收入为 160亿元,如果没有与广药集团的商标之争,王老吉的未来销售收入应当会更高。王老吉的商标价值不可估量,广药集团在还没有取得王老吉商标权之前,就高调 宣布要将“王老吉”商标重新收入囊中的广药集团将借王老吉推“大健康产业”计划,王老吉将作为重要部分,为2015年实现‘大健康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的目标而努力。
加多宝整个运作的核心就是重新塑造一个凉茶品牌——加多宝。乍一看,加多宝似乎一切都从零开始,可是其很巧妙地利用各种各样的营销策略,展开了 精彩绝伦的商战——将原来十余年红罐凉茶王老吉宝贵的“怕上火”的心智资源,移植到更改的新品牌名称“加多宝”的身上,从而抢占凉茶品牌的领导地位。

回答5:

“王老吉”是广东地区比较驰名的中成药(非处方药)商标,属于广药集团。

因为广东地区气候常年湿热(北方夏天是干热为主),所以不少广东人(含港澳地区)喜欢喝以中成药配方为主的凉茶来去湿,王老吉中成药冲剂(黄绿袋装包装)也因此获得了大众的喜爱及认知。

90年代中后期,外资(香港未回归,港资属于外资)鸿道集团看中了“王老吉”中成药的市场价值,与广药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由鸿道集团使用“王老吉”商标,推出饮品“王老吉”,并为获得饮品生产批文(与药字号、健字号批文不一样)的“王老吉”设计了一些列“VI(商品视觉识别系统)”,当中的红罐金字VI版权属于鸿道集团,但“王老吉”三个字的商标版权从TM到R都属于广药集团。

90年代中期,鸿道集团除了为“王老吉”设计了饮品VI外,还配上了带有版权的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在改良成更饮品化的口感后,鸿道集团把“王老吉”以饮品身份推向市场,并曾经远销海外多个国家。此时的鸿道集团和广药集团属于品牌运营商和生产厂家的关系。其后,广药集团也推出了非药字号的饮品“王老吉”,区别于鸿道集团的红罐金字硬包,广药的王老吉饮品启用了承接药字号王老吉的包装绿罐金字红底软包装。两种王老吉同时存在于市场,一个由鸿道集团运作,一个由广药集团自己运作。

矛盾爆发

擅长市场运作的鸿道集团与精通药品生产的广药集团因“王老吉”三个字的品牌使用问题出现利益分歧。

矛盾爆发导火线:1.此时的鸿道集团掌握着市场、VI版权、改良成饮品的配方机密等运营优势,除了找广药生产饮品王老吉外,还另外授权及自建了在多个省市的工厂,也就是说广药成了其中一家生产厂家,但拥有“王老吉”三个字的商标版权。在鸿道集团每年用红罐饮品王老吉获得市场数百亿元的千禧年后,广药集团只能获得部分生产利润及商标使用费。

2.擅长药品生产的广药集团在保健品市场开始发力并市场化操作,同时考虑盘活饮品市场的价值。基于有坚实的生产、研发实力,缺乏的是市场运作能力及经验,广药集团开始重组及拆分职能系统,在并合多家市级制药厂后,还新成立了不少市场运作公司操盘自家的非药字号产品,当中就包括为王老吉成立的王老吉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做精做强这类有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的非药字号产品。

当双方的职能有重叠时,利益分配自然会重新摆上谈判桌。“王老吉”这个饮品,是继续用红罐鸿道集团运作绿罐广药集团自己运作的合作方式,还是广药接收回品牌、停止授权“王老吉”三个字的商标给鸿道,成为了双方僵持谈判的利益纷争。

3.鸿道集团认为“王老吉”这个饮品从寂寂无名到家喻户晓,全因他们的运营能力和投入,广药集团只是生产厂家及药字号王老吉的品牌持有者,饮品大卖是他家的功劳。随后,鸿道也提出诉讼要求把饮品“王老吉”的饮品商标共同持有并按营收比例与广药集团分成。

而广药集团则认为鸿道集团已经靠自家持有的药品商标延伸出来的饮品品牌获利丰厚,提出停止合作并把“王老吉”的饮品商标使用权拿回来独家经营。从此,一场持续了一个小学加上一个中学时间的商业诉讼不断在拉锯。

矛盾比喻:
此时的“王老吉”,就如同某明星“林峯”,广药集团就是TVB,鸿道集团就是英皇。TVB和英皇因为红了后的林峯出现了利益纷争,TVB认为林峯一直就是他们的艺员,英皇则认为林峯是他们捧红的。因为TVB主打拍剧,而英皇则是把电视台的艺人推向了更大的市场,并为其打造了音乐作品及电影作品,所以才让林峯成为了明星并具有了明星的市场份额与价值,否则他还只是一个地区上的电视台艺人。双方在林峯未具备明星价值前都是合作得好好的,成了明星后反而出纷争了,说到底就是利益分配问题。

现状:
在广药集团胜诉后,鸿道集团不能再继续使用“王老吉”这个商标,但可以继续使用红罐的VI版权以及饮品配方。鸿道集团在以上的判决基础上,沿用了原王老吉饮品的生产模式及红罐VI,只是重新注册了一个新名字“加多宝”,也就是说鸿道集团的加多宝就是鸿道集团原来的王老吉。

广药集团在胜诉后,成功把“王老吉”的商标拿回来独家生产及经营,由于红罐王老吉的饮品被鸿道集团推广得太深入民心,广药也趁势推出了自己重新设计的VI红罐王老吉,只是不细心分辨还真是看不出和红罐加多宝的包装差异。

加上药字号的王老吉冲剂、绿包装饮品王老吉,红罐包装王老吉饮品有力地补充了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完整产品线,只是与鸿道集团从此成了两家人。

曾经的情同手足、共打江山、不分你我,今天的形同陌路、互相拆台、互枪市场,让人痛惜唏嘘之余,也让大家思考着:到底分家后的广药和鸿道是都能各自发展得更好,还是合在一起才是最佳拍档呢?时间能说明一切,相信大家都不希望看到有一天王老吉或加多宝哪一方要退出市场。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得选择总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