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为什么不同

2025-03-31 03:39:1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西域人民一起抗击匈奴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为了加强同西域的经济联系
公元前138年(建元三年),西汉从匈奴降人的口中获悉:在今甘肃敦煌一带原来居住的大月氏部落,遭受匈奴的攻击,被迫西迁,对匈奴恨之入骨,时刻想报仇雪恨。汉武帝为反击匈奴,截断匈奴的右臂,乃募使往大月氏,以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的任务虽未完成,可是他沿途了解到西域各国地形、物产和风俗,为第二次出使西域打下了基础。张骞是西汉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
  公元前119年,汉进军漠北,匈奴向西北退却,依靠阿尔泰山以南各国的人力、物力,和汉朝对抗。因此,彻底割去匈奴右臂的问题,便被提到日程上来。这一年,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率领三百多随员,携带大批金币丝帛以及牛羊向西域进发。张骞到达乌孙后,原定目的虽未达到,但他派副使分别访问了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扩大了政治影响,最后顺利返回长安。乌孙还派了数十名使者携带礼物到长安答谢。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此后中西交通畅通,贸易大盛。天山南北成为中西交通的桥梁,西域各地和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日趋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