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科学
在二十一世纪里,科学将会成为人类的生命。你不懂科学,就无法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如果你有了科学的种子,精心培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种子就会不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而“诺贝尔科学奖”,就是用这样一种奖励,来激发人们热爱科学,并用科学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有20多个国家,466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当他们走向“诺贝尔奖”的领奖台时,他们代表自己拥有了科学创造的巨大财富。
因此,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把科学展示出来。但怎样才能做到呢?科学家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激发探索科学奥妙的主要动机;而最能满足这种强烈欲望的方法是要勇于问为什么,勇于尝试、创新,勇于推翻前人的话、结论,而最终得到的就是自己的成果。例如,伽利略,哥白尼等人,他们不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反对,勇敢地指出前人错误的论点。通过亲身实践,做实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换来的是自己的成功。
我听说有一所中学的高一年级的三位学生,他们也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竽”这样一种民族乐器充满了好奇,他们分析了这个乐器的特点后,决心也要做一个类似于“竽”的乐器。他们每天都去捡或去买很多支吸管,他们又仔细研究了这些吸管,利用了无数休息时间,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俗话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他们终于成功了,1000支吸管插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吸管乐器,吹起来一样美妙、婉转,简直比“竽”吹出来的声音还要好听。他们虽然不是什么伟大的科学家,却能想到这样的东西,并克服重重困难去做,真不简单。想想自己,我也尝试过成功的滋味儿,以前我看见别人玩航模,好奇心驱使我产生我也要做一个的愿望,于是,我不断搜集材料,接着自己动手做起来。在做的过程中虽然被发动机伤了手,流了血,留下疤痕但最终还是成功地做出一个精美的航模。当时我喜悦的神情早把做的过程中的痛和苦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是我们青少年的好奇心了,青少年能想到的东西,大人不一定能想到,因为青少年的幻想是天真的,是奇异的。其实,诺贝尔获得者的先天条件不如我们,他们能做到的东西,我们又为何做不到呢?青少年朋友们,抓紧我们宝贵的少年时期吧!动脑筋动手去做吧!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所以,我们因当热爱科学,但你如果不去挖掘科学中的奥秘,不去实践,你将永远不会得到科学的幸福。有些人只知道其一而不知道其二,了解了表面,而没有深入的去探索,这样怎能获得成功呢?
科学就像是一个比宇宙大好多万倍的海洋,我们就像是一些鱼,虽然今天自由自在地游着,可是明天,水里就没有了氧气,必须换一个地方,这样换来换去,这个海洋会被我们污染了,到了这时候,就要寻找另一片海洋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寻找的新科学,只有不断更新,才会有更美好的生活。
诺贝尔科学奖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呢?不用问了,只要你从小播种下科学的种子,努力学习,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当你欣赏着精彩的动画,当你坐上了飞驰的列车,当你向远方的朋友电话问候时,你可曾意识到科学的力量?翻开20世纪的壮丽篇章,我们发现人类在这百年中不仅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更创造了无数科学奇迹。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虚构,当时让人不可思议,他所幻想的登月旅行、飞机、远射程炮等,在20世纪都一一成为现实。在21世纪的今天,高科技更是无处不在。科学为人类撒下了充满希望的种子,科学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科学不仅改变了这个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我国的桥梁专家茅以升也讲过:“一个人天资再好,没有勤奋,在科学的道路上也将一事无成;反之,有了勤奋,天资不足也完全可以取得成就。”在二十一世纪里,科学将成为人类的生命,可以想象一个不懂科学的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假如你拥有了科学的种子,并且精心培育,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它就会生根、发芽,从而开出艳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有人说:“孩子是祖国花朵,未来需要他们去开拓。”所以我们应当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以后用科学来建设祖国、造福人类。要从小爱科学,就要适当地多读一些科普读物,丰富自己的科普知识;要从小爱科学,就要多留心,多观察身边的各种有趣的科学现象;要从小爱科学,就要多思考,多操作,多去试一试。科学离我们并不远,只要从小爱科学,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就一定能在科学的道路上由获成功、创造辉煌。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不知激励了多少渴求知识的人,今天让我们也用它来勉励自己,做爱科学的新一代。让我们用激情与活力,积极寻找科学的金钥匙,勇敢地走进那神奇而又美妙的科技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