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神舟七号的资料!!!!!

2024-12-03 05:02:2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2008年9月20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七号飞船端坐在70米高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上,沿着一条1500米长的无缝铁轨,经过1小时零5分的垂直移动,顺利转运至发射架下,预计于9月25日21:07时至22:27时择机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

和“神六”相比,“神七”最大的变化有三:一是执行航天员出舱活动;二是飞船满载,三名航天员最长飞行五天;三是飞行期间要进行一些卫星通讯的新技术试验。由于要进行出舱活动,神舟七号的技术难度和风险性要比此前的飞行大很多,无论是技术攻关、产品研制、航天员训练,还是任务组织指挥,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减轻飞船的负重,神七的能量源泉、形似“翅膀”的太阳帆板,必须从神六及以往飞船的两对“翅膀”减少为一对。神七的“躯干” ,也出现了一少一多的变化。“一少”是飞船减少了轨道舱的16台发动机,仅保留了推进舱和返回舱的动力设备。“一多”是飞船相比于过去,轨道舱内将增加一个“夹层”,这个“夹层”即气闸舱,其作用是帮助航天员在舱内、舱外提供气压缓冲,出舱前要“减压”,从太空返回后要“升压”,其原理类似潜水员进出深海潜艇时需进行水压调节。由于首次要完成三人满载执行任务,因此在神七飞船的返回舱内除了增加一名乘员座椅外,还因此增加了消耗品的配置。由于轨道舱相关载荷的增加,神七飞船的“躯干”部分,也比神六有所拉长。

神舟七号飞船采用了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三舱结构。全长9.19米,整船重量7.89吨。与神舟六号相比,神舟七号技术状态共进行了227项更改;在飞船的697台合装船设备中,沿用设备346台,更改设备237台,新研制设备114台。为确保载人航天飞行万无一失,针对飞船上升段、飞行段、出舱活动段和返回段,可能遇到的各种故障,共考虑了185种故障模式;相应的,出舱活动段设计了31种故障对策;非出舱活动段设计了145种故障对策;回收着陆段设计了9种故障对策。研制中还安排了89项试验验证项目。

航天员水下模拟太空出舱训练
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步”入太空

自从40多年前列昂诺夫走出飞船的那一刻起,人类迄今已进行100多次太空行走。事实上,在载人航天初期,人类自身对这个问题也不甚清楚。最大的初衷或许只是为了证明人类能够在宇宙真空中生存和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苏联“礼炮号”“和平号”空间站的建成和美国航天飞机的使用。太空行走开始用于空间维修、布设卫星和进行空间试验。

尤其是搭载航天飞机的航天员,经常执行“放”卫星和“抓”卫星的任务。他们将有问题的卫星带回来,维修后再送回去。比如耗资25亿美元的“哈勃”望远镜,自1990年送入太空,一直故障不断,多亏了航天员出舱维修,才得以工作至今。

自从国际空间站计划实施后,太空行走又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组装、对接这个庞大的空中城堡。今天,各国已经认识到,离开太空行走,空间站就无从建起。此次,中国发射神舟七号进行太空行走的最终目的,也正是为建造自己的永久性空间站做准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第二阶段完成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阶段建造永久性空间站。中国预计四年内建成首个太空实验室。

相对于之前的“神六”,“神七”将实现太空行走,最大的挑战是提供可靠的舱外航天服和气闸舱。

1971年6月30日,前苏联“联盟”11号飞船返回地球时,返回舱一个与外界连通的压力阀门被震开,空气迅速漏光。舱内三名航天员暴露在真空中,急性缺氧,液体沸腾(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降低而下降,真空可导致液体迅速沸腾、汽化),在几十秒内停止了呼吸。为了确保首次太空行走的成功,中国不仅做了精心准备,而且将发射时间推迟了将近一年。尽管做了周密的准备,但并不意味着到时的太空行走会变得轻松。

太空中没有路,航天员移动身体更多的是靠手,而不是脚。因此,把出舱活动称为“太空行走”或“太空漫步”并不准确。有一次,美国航天员戈登,打算走出“双子星座”飞船,将一根绳索系在飞船顶端。由于没有手脚固定装置,戈登半天也没完成任务。最后,他不得不“骑”在飞船上,用腿来固定身体,被舱内的指令长戏称为“骑飞船的牛仔”。戈登后来回忆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操作,我在地面进行过多次训练,最多30秒就能完成,但在太空行走中竟然花了30分钟。我知道太空作业比地面要困难得多,但没想到会如此困难。”

这是因为在太空行走没有着力点,体力消耗很大,而且没有任何办法减少这种体力消耗。前苏联的首次太空行走历时12分钟,美国首次是36分钟。神舟七号航天员将进行40分钟的太空行走,取回事先放在舱外的科学实验装置。届时,飞船还将释放一颗小与“神五”、“神六”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的考核要求更高。由于航天服内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低,有可能会使人体组织内的氮气释放,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导致减压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因此航天员在穿好航天服以后,必须在气闸舱内充分吸氧,协助工作的航天员回到内舱(即轨道舱),关闭内舱门,然后气闸舱开始泄压到真空,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此时航天员可以出舱活动。而完成舱外任务回到舱内时,还要对航天服进行一定的减压,再对气闸舱充气。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活动。”专家介绍,“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员必须在地面做充分的试验和训练,其地面训练一般在一个对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里进行。这种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试验房里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拟太空的失重现象,然后航天员在水池里面进行出入舱和舱外操作训练。
专家称,“神舟七号”将具备航天员太空行走的几项必备条件。首先,会提供航天员在舱外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舱外航天服,它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热屏蔽、气密、保压、通风、调温等多种功能,航天服的手套既密封又灵活,头盔透明密封。其次,出舱背包有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其控制系统配有的喷气装置使航天员可以借此控制行走方向。据悉,航天服和背包构造复杂,技术难度大,造价昂贵,美国生产的一套航天服约为150万美元。第三当然是必须拥有技术操作熟练、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稳定的航天员。
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神舟五号”时,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只是对一人一天上太空的考核,当时杨利伟仅待在返回舱里,轨道舱的舱门是紧闭的。此次“神舟六号”虽然在外形上与“神舟五号”几乎一样,不同的是,两名航天员将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从事多人多天的空间飞行作业程序。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两名航天员就是在‘一室一厅'里活动。”而到了“神舟七号”,航天员除了在“一室一厅”里活动外,还将走出“厅”,从轨道舱侧面的窗口出来在太空行走“神舟七号”对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出舱设备、结构气密性要求更高,因此“神舟七号”会在外形上与“神舟六号”有明显的不同,相关系统也会有所改变,特别是轨道舱。
通常飞船发射上太空后,航天员在进行出舱活动之前,会先在气闸舱内进行2-3小时的适应性准备,在气闸舱内穿戴好舱外航天服,背上背包,带好用品。实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所穿戴的航天服体积庞大,地面重量就达125公斤,根本不像在地面穿衣戴帽那么容易,必须在其他航天员的帮助下才能穿上。“所以‘神舟七号'时上天的航天员起码得两人,这样可以相互配合,至于会有多少人出舱活动则未定,估计会是一人进行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将有三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出舱活动将有行走、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等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中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据悉,“神七”此次飞天将实现多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一是航天员人数将增至3人;二是将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三是在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会择机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本文简称“伴星”),等等。
“伴星”能干什么呢?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这颗“伴星”的任务是用CCD立体相机近距离为在轨飞行的“神七”拍照。届时我们将获得首张中国航天器在轨飞行的三维立体外景照片,该照片以太空为背景,展现“神七”高速运行的独特景致,将成为中华民族飞天的永久性历史见证。
“神七”仅仅是带了一个机器“摄影师”上太空吗?呵呵,当然不是!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数颗小卫星,小卫星技术臻于成熟,“神七”携带“伴星”上太空意义更非同小可。
首先,是小卫星投放手段的变化。以前中国的小卫星都是靠运载火箭发射入轨的;而这次是将小卫星安放在“神七”留轨舱的最前端,当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既可按指令自动弹出飞船,也可由航天员手动“择机”释放,投放方式更灵活,“择机”释放就是可以根据需要想什么时候释放就什么时候释放。
其次,“伴星”可以作为侦察卫星使用。港媒透露,“神七”携带的这颗“伴星”上,装有与“嫦娥一号”类似的CCD立体相机,可以拍摄出高清晰度的地表图像。“伴星”由“神七”择机释放入轨对感兴趣的地表进入拍照侦察。
第三,“伴星”能够成为一种非常可怕的太空武器。它既可以由飞船择机释放,去执行攻击敌太空目标的任务;又是我飞船最得力、最忠实的“保镖”——当敌方对我飞船发起攻击时,我飞船可以适时释放“伴星”,用所携带的武器摧毁敌攻击武器或与之同归于尽。

回答2:

与“神五”、“神六”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对航天员的考核要求更高。由于航天服内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低,有可能会使人体组织内的氮气释放,在血管内形成气栓,导致减压病,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因此航天员在穿好航天服以后,必须在气闸舱内充分吸氧,协助工作的航天员回到内舱(即轨道舱),关闭内舱门,然后气闸舱开始泄压到真空,与飞船外的真空状态保持一致,此时航天员可以出舱活动。而完成舱外任务回到舱内时,还要对航天服进行一定的减压,再对气闸舱充气。
“航天员出舱活动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活动。”专家介绍,“神舟七号”时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员必须在地面做充分的试验和训练,其地面训练一般在一个对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里进行。这种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试验房里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拟太空的失重现象,然后航天员在水池里面进行出入舱和舱外操作训练。
专家称,“神舟七号”将具备航天员太空行走的几项必备条件。首先,会提供航天员在舱外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舱外航天服,它具有防微流星、真空隔热屏蔽、气密、保压、通风、调温等多种功能,航天服的手套既密封又灵活,头盔透明密封。其次,出舱背包有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其控制系统配有的喷气装置使航天员可以借此控制行走方向。据悉,航天服和背包构造复杂,技术难度大,造价昂贵,美国生产的一套航天服约为150万美元。第三当然是必须拥有技术操作熟练、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稳定的航天员。
为了适应真空的环境,“神舟”七号宇航服从气密、通信、排泄、通讯、电源、活动关节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较大提高。
“神舟五号”时,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只是对一人一天上太空的考核,当时杨利伟仅待在返回舱里,轨道舱的舱门是紧闭的。此次“神舟六号”虽然在外形上与“神舟五号”几乎一样,不同的是,两名航天员将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从事多人多天的空间飞行作业程序。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两名航天员就是在‘一室一厅'里活动。”而到了“神舟七号”,航天员除了在“一室一厅”里活动外,还将走出“厅”,从轨道舱侧面的窗口出来在太空行走“神舟七号”对航天员的生命保障系统、出舱设备、结构气密性要求更高,因此“神舟七号”会在外形上与“神舟六号”有明显的不同,相关系统也会有所改变,特别是轨道舱。
通常飞船发射上太空后,航天员在进行出舱活动之前,会先在气闸舱内进行2-3小时的适应性准备,在气闸舱内穿戴好舱外航天服,背上背包,带好用品。实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所穿戴的航天服体积庞大,地面重量就达125公斤,根本不像在地面穿衣戴帽那么容易,必须在其他航天员的帮助下才能穿上。“所以‘神舟七号'时上天的航天员起码得两人,这样可以相互配合,至于会有多少人出舱活动则未定,估计会是一人进行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将有三名航天员,一个要出舱行走,一个在轨道舱迎接,返回舱还要留人。出舱活动将有行走、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等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中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据悉,“神七”此次飞天将实现多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一是航天员人数将增至3人;二是将实现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三是在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会择机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本文简称“伴星”),等等。
“伴星”能干什么呢?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这颗“伴星”的任务是用CCD立体相机近距离为在轨飞行的“神七”拍照。届时我们将获得首张中国航天器在轨飞行的三维立体外景照片,该照片以太空为背景,展现“神七”高速运行的独特景致,将成为中华民族飞天的永久性历史见证。
“神七”仅仅是带了一个机器“摄影师”上太空吗?呵呵,当然不是!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数颗小卫星,小卫星技术臻于成熟,“神七”携带“伴星”上太空意义更非同小可。
首先,是小卫星投放手段的变化。以前中国的小卫星都是靠运载火箭发射入轨的;而这次是将小卫星安放在“神七”留轨舱的最前端,当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既可按指令自动弹出飞船,也可由航天员手动“择机”释放,投放方式更灵活,“择机”释放就是可以根据需要想什么时候释放就什么时候释放。
其次,“伴星”可以作为侦察卫星使用。港媒透露,“神七”携带的这颗“伴星”上,装有与“嫦娥一号”类似的CCD立体相机,可以拍摄出高清晰度的地表图像。“伴星”由“神七”择机释放入轨对感兴趣的地表进入拍照侦察。
第三,“伴星”能够成为一种非常可怕的太空武器。它既可以由飞船择机释放,去执行攻击敌太空目标的任务;又是我飞船最得力、最忠实的“保镖”——当敌方对我飞船发起攻击时,我飞船可以适时释放“伴星”,用所携带的武器摧毁敌攻击武器或与之同归于尽。

回答3:

2008年9月20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七号飞船端坐在70米高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上,沿着一条1500米长的无缝铁轨,经过1小时零5分的垂直移动,顺利转运至发射架下,预计于9月25日21:07时至22:27时择机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

和“神六”相比,“神七”最大的变化有三:一是执行航天员出舱活动;二是飞船满载,三名航天员最长飞行五天;三是飞行期间要进行一些卫星通讯的新技术试验。由于要进行出舱活动,神舟七号的技术难度和风险性要比此前的飞行大很多,无论是技术攻关、产品研制、航天员训练,还是任务组织指挥,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减轻飞船的负重,神七的能量源泉、形似“翅膀”的太阳帆板,必须从神六及以往飞船的两对“翅膀”减少为一对。神七的“躯干” ,也出现了一少一多的变化。“一少”是飞船减少了轨道舱的16台发动机,仅保留了推进舱和返回舱的动力设备。“一多”是飞船相比于过去,轨道舱内将增加一个“夹层”,这个“夹层”即气闸舱,其作用是帮助航天员在舱内、舱外提供气压缓冲,出舱前要“减压”,从太空返回后要“升压”,其原理类似潜水员进出深海潜艇时需进行水压调节。由于首次要完成三人满载执行任务,因此在神七飞船的返回舱内除了增加一名乘员座椅外,还因此增加了消耗品的配置。由于轨道舱相关载荷的增加,神七飞船的“躯干”部分,也比神六有所拉长。

神舟七号飞船采用了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三舱结构。全长9.19米,整船重量7.89吨。与神舟六号相比,神舟七号技术状态共进行了227项更改;在飞船的697台合装船设备中,沿用设备346台,更改设备237台,新研制设备114台。为确保载人航天飞行万无一失,针对飞船上升段、飞行段、出舱活动段和返回段,可能遇到的各种故障,共考虑了185种故障模式;相应的,出舱活动段设计了31种故障对策;非出舱活动段设计了145种故障对策;回收着陆段设计了9种故障对策。研制中还安排了89项试验验证项目。

航天员水下模拟太空出舱训练
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步”入太空

自从40多年前列昂诺夫走出飞船的那一刻起,人类迄今已进行100多次太空行走。事实上,在载人航天初期,人类自身对这个问题也不甚清楚。最大的初衷或许只是为了证明人类能够在宇宙真空中生存和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苏联“礼炮号”“和平号”空间站的建成和美国航天飞机的使用。太空行走开始用于空间维修、布设卫星和进行空间试验。

尤其是搭载航天飞机的航天员,经常执行“放”卫星和“抓”卫星的任务。他们将有问题的卫星带回来,维修后再送回去。比如耗资25亿美元的“哈勃”望远镜,自1990年送入太空,一直故障不断,多亏了航天员出舱维修,才得以工作至今。

自从国际空间站计划实施后,太空行走又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组装、对接这个庞大的空中城堡。今天,各国已经认识到,离开太空行走,空间站就无从建起。此次,中国发射神舟七号进行太空行走的最终目的,也正是为建造自己的永久性空间站做准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第二阶段完成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阶段建造永久性空间站。中国预计四年内建成首个太空实验室。

相对于之前的“神六”,“神七”将实现太空行走,最大的挑战是提供可靠的舱外航天服和气闸舱。

1971年6月30日,前苏联“联盟”11号飞船返回地球时,返回舱一个与外界连通的压力阀门被震开,空气迅速漏光。舱内三名航天员暴露在真空中,急性缺氧,液体沸腾(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降低而下降,真空可导致液体迅速沸腾、汽化),在几十秒内停止了呼吸。为了确保首次太空行走的成功,中国不仅做了精心准备,而且将发射时间推迟了将近一年。尽管做了周密的准备,但并不意味着到时的太空行走会变得轻松。

太空中没有路,航天员移动身体更多的是靠手,而不是脚。因此,把出舱活动称为“太空行走”或“太空漫步”并不准确。有一次,美国航天员戈登,打算走出“双子星座”飞船,将一根绳索系在飞船顶端。由于没有手脚固定装置,戈登半天也没完成任务。最后,他不得不“骑”在飞船上,用腿来固定身体,被舱内的指令长戏称为“骑飞船的牛仔”。戈登后来回忆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操作,我在地面进行过多次训练,最多30秒就能完成,但在太空行走中竟然花了30分钟。我知道太空作业比地面要困难得多,但没想到会如此困难。”

这是因为在太空行走没有着力点,体力消耗很大,而且没有任何办法减少这种体力消耗。前苏联的首次太空行走历时12分钟,美国首次是36分钟。神舟七号航天员将进行40分钟的太空行走,取回事先放在舱外的科学实验装置。届时,飞船还将释放一颗小

回答4:

http://baike.baidu.com/view/1401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