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真的有“斗战胜佛”的存在。
不过,佛是无法“封”的。不像官衔如“弼马温”,是可以随便封赏。
佛陀的果位,只能修持出来。
这一尊就是“斗战胜佛”。
佛陀的相好庄严是一样的,辨别不同的佛陀,主要是从其身色、坐姿、手印、手持物来判断。
例如释迦牟尼佛,身金黄色,左手托钵,右手触地印。
药师佛,身蓝色,右手触地印持药树,左手托钵,钵中有诃子(一种药材)。
斗战胜佛,身蓝色,双手持盔甲置于胸前。
斗战胜佛出自什么经典?
唐朝不空大师译有《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一卷。
一般是称念一个佛号,礼拜一次或三次。
斗战胜佛便位于其中。
修持斗战胜佛有什么意义?
《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后记》载称,古印度的大乘修行者,常于六时礼忏三十五佛;至今西藏与汉地的修行者中犹盛行着此一信仰。
三十五佛中的每一尊佛,在昔日未成佛时,都曾发下大愿,称念其佛号,特别能消除众生某一方面的罪业。
例如持诵宝火佛佛号的功德,能消过去生中,盗取三宝物的罪业。
持诵宝月佛的佛号,能消过去生中,弑母(五无间罪之一)的罪业。
持诵无垢佛的佛号,能消过去生中,弑父(五无间罪之一)的罪业。
而持诵斗战胜佛佛号的功德,能消过去生中,由傲慢所造作的罪业。
孙悟空的斗战胜佛不是官职,而是印度三十五佛中的一佛,在佛教中斗战胜佛可以消除人、神、佛烦恼和因人的傲慢带来的罪业。
斗战胜佛并非是官职,而是一种阶层或者称谓。佛在佛教道教中的地位都较高,一般修为和法力也会更厉害。
斗战胜佛并非是个官职,在佛教中没有官阶只有修持和称谓,而斗战胜佛便是其中的一个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