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平衡:确保电池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12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1月10日在海南博鳌隆重开幕,11日上午举行的“动力电池技术国际创新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预批量阶段的电池管理的安全性–在可持续成本的中等产量中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演讲称,“电池管理策略必须具有创新性,以便执行效果的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
据Lars Barkler介绍,所有电池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以优化电池性能,而电池组越大,对管理系统的需求越大。对于锂离子电池而言,由于其价格昂贵,安全性较差,因此,管理系统是必备的,需要与电池组本身相配合。
电池管理系统(Better Management Systems,BMS)具有保护、执行和管理功能。其中,保护功能包括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短路保护、超温保护和绝缘监控等;执行功能包括电芯均衡、放电控制 (能量预测)和优化的充电算法;管理功能包括到开关或其他配置的控制输出、PC 接口和历史记录等。
同时,列举了以下故障模型,如电芯电压监测回路故障、低劣的硬件质量导致了不确定的故障、振动或温度(环境) 导致的故障、软件缺陷和高压总线接触器的故障等。丹麦锂平衡的重点在于对硬件的质量,通过监控所有接触器的操作和条件,确保产品达到最高质量要求。
另一方面,虽然电池管理是功能安全规范的一个关键元素,但达到必要的功能安全规范势必将增加管理成本, 而以现阶段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 目前的电池产量难以抵消这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