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

2024-11-28 11:00:3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

第二阶段: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论断,突破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涵。

第三阶段: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环节中去,并使企业实行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特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扩展资料: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1、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低,发展又很不平衡,客观上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而且,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如产权清晰、机制灵活、适应性强,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更健康的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以计划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在宏观计划的主导之下把宏观计划与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的眼前的、局部的利益与国家的长远的、整体的利益结合起来,并使前者服从于后者。

3、以达到共同富裕为目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必然形成生产无政府状态,两极分化,需求不足,周期性经济危机。失业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伴侣和必要条件。

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和最基本的追求,因而也必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当前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在全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领导经济建设就是党的中心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回答2:

  一般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如下:
  (1)1978~1984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市场体系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边缘开始萌芽。
  主要表现在:“文革”中被关闭的城乡农贸市场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粮食可以自由上市、自由运销,集体和个体商业有很大发展,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初步形成,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把利用市场调节当作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后,市场调节向生产领域扩展。
  (2)1984~1992年,市场体系伴随着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的双轨体制而发展成长。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理论。
  1987年中共十三大又进一步强调了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经济体制改革为市场的发育和拓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1992年以后,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讲话中进一步确认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从而解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被看作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中国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一整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
  到20世纪末,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回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