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楼的历史?

2024-11-18 07:46:2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据史料记载,唐代有很重要的钟楼是景龙观钟楼,景龙观位于唐崇仁坊开通巷内,即今东南城墙外。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为景龙观铸成铜钟即景云钟,并“行三重楼以凭观”,景云钟重达6吨,现存陕西历史博物馆。后景龙观更名为迎祥观,迎祥观钟楼位置适中,位于唐三大宫殿区中间,皇宫上朝、政府办公和商业活动都要统一作息时间,迎祥观钟楼起到了鸣钟报时、号令全城的作用。

  其后朝代更迭,长安外城逐渐毁灭,迎祥观钟楼孤悬东城墙外,钟楼迁到城内势在必行。根据史料记载,在金元时期,城中心广济街十字已有钟楼,并新建迎祥观。又据记载,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元代钟楼旧址上复建钟楼,位置在西大街广济街十字,楼设三层,有十丈多高,钟悬在最上层中央,此钟楼一直保存到清末。明代西安城向东、向北延伸,城中心东移到今钟楼位置,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在今钟楼位置新建西安钟楼,其结构更为匀称,并加设基座,保存至今。

  车宝仁教授表示,从名称、功能、作用、形制和所悬之钟来看,唐代崇仁坊景龙观钟楼受皇宫钟楼影响很大,并与金元明清迎祥观钟楼及明清至今的钟楼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因此可以确定,西安钟楼起源创建于唐代初期。

回答2:

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当时它的位置在西大街以北广济街口的迎样观,距目前所在位置约1000米。这一位置正在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上,也是五代、宋、元时长安城的中心。虽然明代初年扩建了长安城,但那时人们大概圃于习惯心理,初建 钟楼时没有与扩建后的城市格局相适应。过了两个世纪后,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城门改建,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于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到了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在陕西巡抚龚俄贤的主持下,钟楼来了个整体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