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什么意思

2025-04-01 12:52:5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释义:

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扩展资料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同诸葛卧龙所注《人力无为。人意争万物而不让,取万物之所善,故几于盗矣。居福地,心魔渊,与伪善,言伪信,政自治,事利能,动善时。夫无不争,故深尤。》之意相反也!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Update:

水乃天德之象。(《庄子*外篇》第一十五章《刻意》)

回答2:

指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出自】《诸子喻山水》
【作者】先秦:先秦诸子
【节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扩展资料

《诸子喻山水》是一篇从先秦诸子著作中选取的有关章节组合而成的课文,以山水为中心,设喻说理,展示了诸子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感悟,蕴含了许多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人生真谛。

第一则(譬如为山) 事情成败关键不在力量大小而在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喻立志

第二则(上不天则下不遍覆) 君主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大的胸襟,才能治理好国家 ,喻治世

第三则(海不辞水) 治国治学要有兼容并包的宏大气势,喻为学治世

第四则 (子曰)仁者稳重宽容,智者善动敏锐

第五则(子在川上曰) 时光易逝,一去不返,要不断进取 ,喻惜时

第六则(徐子曰) 要务实求学,循序渐进,名副其实

第七则(孟子曰) 为人立志高远,治学讲求方法,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第八则(上善若水)由水德引申出上善之人的七种美德。

第九则(江海所以能……)海纳百川,为人谦逊,处下不争。

第十则 (天下莫柔弱于水) 以水为喻,阐明为政"贵柔"的思想,柔能胜强、克刚。

第十一则 夫兵形象水) 要实行灵动的战略战术 ,喻用兵方法

参考资料诸子喻山水_百度百科 

回答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意思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

上善:最完美;

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夫,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

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而在这里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扩展资料: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出处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道德经》。

原文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白话译文为: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善若水

回答4:

"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至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夫,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而在这里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出处: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
罗运华书法(章草)
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