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曾出249位“将军”,该数字不含1988年及其之后新授的将军,亦不含解放后行政区划变更到大悟县、新县的人物,当然也不含国民党将军。其实真正授衔的将军只有62名,其它皆为师职以上革命烈士或未授衔的高级军政人员。
这些未授衔的“将军”只是广泛意义上的将军,在师职以上的革命烈士中,只有张雨滴、余天云、孙玉清、陈伯穉等少数几人可称为将军,高级军政人员中也只有李先念、郑位三、戴季英、曾传六、周光坦等少数人可称为将军,其他人只能因缘附会了。
至于董老,他是例外,他是唯一没有在部队里工作过的人,说董老是将军,只能说是“将相不分”了。在这些高干中,出了二位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四位国务院副总理:董必武、李先念、陈锡联、谢富治;三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董必武、韩先楚、秦基伟。可谓盛极一时。
红安高干如此之多,并非是什么人杰地灵,此地穷山恶水,山多民贫,自古民风强悍,匪盗如织。选择此地发展革命,确为卓见。
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皆发端于此,红安人从军者极多,得地利之便,加之肃反不断,战亡者亦多,干部更新极速,昨天是师长,今日可能已成刀下鬼;今天是班排长,不到一年可能就已成师团长,由于选拔干部必须从基层士兵中提拔,而基层士兵大多为红安籍,这样客观上促成了红安籍高干群体的形成。
参考资料:红安网红安简介
红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其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的8人,中将军衔的13人,少将军衔的58人,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被人们称为“将军县”。
红安县原名黄安,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将黄安改名红安。今属湖北黄冈市代管,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红安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她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革命战争年代。
红安人杰地灵,文物胜迹遍布全县。确定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63处。其中董必武旧居,李先念旧居,红四方面军诞生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红军洞等110多处性建筑和革命遗址遗迹,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安县
原因:是仅次于井冈山、延安的中国革命圣地。这里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成立或改编了鄂东军、红一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五支革命军队,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共和国主席走出了韩先楚、陈锡联、秦基伟等223位将军,其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授衔的有61位。另外也走出了56位国民党籍将军。“中国第一将军县”。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熔铸成党的宝贵神财富。
数量:223位将军。
湖北省的红安县以223位将军被称为“中国第一将军县”,为中国十大将军县之首。
红安县原名黄安,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将黄安改名红安。今属湖北黄冈市代管,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红安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她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552人。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其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的8人,中将军衔的13人,少将军衔的58人,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被人们称为“将军县”。红安人杰地灵,文物胜迹遍布全县。确定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63处。其中董必武旧居,李先念旧居,红四方面军诞生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红军洞等110多处性建筑和革命遗址遗迹,已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民间一般按照1955年-1965年获得军衔的将军籍贯人数排名,得名出十大将军县。依次为:湖北红安223人,安徽金寨108人,江西兴国56人,湖南平江52人,江西吉安46人,江西永新41人,湖北大悟37人,河南新县36人,湖南浏阳30。故红安县又被称为“中国第一将军县”。
背景原因
受山区地理条件影响,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江西等中部省区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率先跟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早期革命根据地,展开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斗争。在革命战争时期,秋收起义、平江起义、黄麻起义,大别山战役等深刻地影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这些地区也随之涌现出早期的人民武装领袖和指挥家。
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