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纸 产于安徽南部泾县,因历史上属宣州,故名。始产于唐代,原料是青檀皮。清代掺和稻草,改变用料比例。宣纸分生、熟两种,生宣渍水渗化,作写意画最好;熟宣经过胶矾浸染,不渗化,宜于工笔,细描细写。宣纸具有纸质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不起皱不掉毛、久不变色、不蛀不腐、卷折无损等特点,便于收藏,因此有 “纸寿千年”之说。 (二)徽墨 产于安徽歙县和休宁等县,因历史上属于徽州,故名。徽墨创始人是河北易州制墨家奚氏。宋宣和三年(1 121)歙州改称徽州,“徽墨”之名始定。清代徽墨驰名天下,有色泽黑润、经久不褪、舐笔不胶、入纸不晕、香味浓郁、宜书宜画等特点,素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之誉。 (三)湖笔 产于浙江湖州市善琏镇。古属湖州,故称湖笔。湖笔自元代以后取代了宣笔的地位,分羊毫、狼毫、紫毫、兼毫4大类,具有尖、齐、圆、健4大特点,被赞誉为“毛硕之冠”。浙江善琏镇有“湖笔之乡”美誉。 (四)端砚 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因唐代在肇庆设端州,所以称端砚。端砚取材于一种沉积岩,开采于唐武德年间,宋代已为世所重。端石贵有石眼,它是天然生成在砚石上的石核形状的眼,人们利用石眼花纹雕刻的砚台尤为名贵,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端石石质细腻嫩爽、墨汁细稠不易干涸、发墨而不损毫的特点,端砚、歙砚、洮砚与澄泥砚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砚,端砚居四大名砚之首。
湖州古代徽州苏州宣州古代端州(今天的广东肇庆)镇平
湖笔湖州是南太湖之滨一块绿色的宝地,自战国楚春申君筑建菰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素享“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的美誉。被列为中国文化瑰宝“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就产于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