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guàn】
部首:贝 再查:4画
释义:
(1)古代穿钱的绳索(把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朽而不可校”。腰缠万~。
(2)穿,通,连:~穿。~串。~通(a.连接,沟通;b.对学术等全部透彻地了解)。连~。~注。~彻。~珠(连珠成串,常用来形容声音的圆润动听)。鱼~而入。
(3)古同“惯”,习惯。
(4)原籍,出生地:籍~。
(5)姓。
a:《姓氏考略》注云:“原伯贯之后。”《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曰:“原亦姬姓国,为晋所灭。其后或以祖上名字为氏。系出姬姓。”显然是黄帝后裔。
b:商代有贯国。《左传》记载:“周初分鲁侯以贯国之鼎。”其后或以国为氏。
c:为元代少数民族所取汉姓。战国时有贯珠。汉人有贯高。晋代有贯志。元代有散曲作家 贯云石, 祖籍西域北庭(今新疆吉尔萨尔县),维吾尔族,祖父为元代功臣阿里海涯,因父亲名为贯只哥,便以“贯”作为姓氏。后为避朝廷风波,称病辞官,隐居杭州。明代有横州知州贯元 ,又有指挥使贯义。
d:贯氏现在集居在山东省鲁南地区苍山县南桥镇,以姓氏为村名,贯村。村内人口大约有2000人左右,85%都姓贯。
e:贯姓全国分布情况,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山西、陕西、安徽、吉 林、辽宁、黑龙江均有分布。据考证贯姓起源于山东。商代贯国在今天山东菏泽西南境内。
贯
部首:贝,部外笔画:4,总笔画:8
拼音:guàn
注音:ㄍㄨㄢˋ
五笔86:XFMU 五笔98:X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