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将行星的轨道近似的看成圆形,从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行星运动的角速度是一定的,即:ω=2π/T(T为运动周期)如果行星的质量是m,离太阳的距离是r,周期是T,那么由运动方程式可得,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mrω²;=mr(4π²;)/T²;另外,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r²;/T²;=常数k′那么沿太阳方向的力为:mr(4π²;)/T²;=mk′(4π²;)/r²;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太阳也受到以上相同大小的力。从太阳的角度看,(太阳的质量M)4π²;k″/r²;是太阳受到沿行星方向的力。因为是相同大小的力,由这两个式子比较可知,k′包含了太阳的质量M,k″包含了行星的质量m。由此可知,这两个力与两个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它称为万有引力。如果引入一个新的常数(称万有引力常数),再考虑太阳和行星的质量,以及先前得出的4·π²,那么可以表示为万有引力=G×
m
1
×m2/r².【G≈6.67×10(N.m²/kg²)
】
万有引力计算公式:F=GMm/(R^2)
在中点时:物体受到引力为 F1=2G(m^2)/((R/2)^2)
不在中点时,设它离两个星体的距离分别为a,b,则有 F2=G(m^2)/(a^2)+G(m^2)/(b^2),而且有 a+b=R 经过简单的化简,比较F1与F2大小的问题就变为:
比较 8/(a+b)^2 与 1/(a^2)+1/(b^2) 的大小.
其中, 根据均值不等式,很容易得到 8/(a+b)^2<=8/(2根号ab)^2=2/(ab)
1/(a^2)+1/(b^2)>=2/根号(a^2)(b^2))=2/(ab)>=8/(a+b)^2
只有当a=b时取等号,就是它在两星体中间时才有F1=F2
当a<>b时,总有 F2>F1 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变大了.,它越接近其中的一个星体,受到的引力就越大,这是定性的结论.
F= mgm=KmM÷Rm 2
其中, F为真空辐射对质量为m的物体的引力
m为地球引力场内某物体的质量
gm 是质量为m的物体所处相应球面上的引力加速度
M为地表以下地球实体部分的物质总质量(不计地表外引力场内的其它物质)
Rm是质量为m的物体到地心的距离
引力=引力常量*吸引与被吸引物体的积除中心距离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