鮰鱼和鲶鱼的区别

2024-12-02 17:05:5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外形不同

鮰鱼体表无鳞,体形近似纺锤形,吻锥形向前显著突出,上下颌均具锋利细齿,背、胸鳍均有一根发达的硬棘,棘后缘有锯齿,具有一定的自卫功能。

鲇鱼多黏液,体无鳞。背鳍很小,无硬刺,有4~6根鳍条。无脂鳍。臀鳍很长,后端连于尾鳍。鲇鱼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

2、习性不同

鮰鱼属温水性鱼类,最佳生长水温25℃~28℃,最适PH范围7.0~8.4,耗氧率明显高于其它家鱼,不耐低氧,如果溶氧量低于3mg/L,其摄食量开始明显减少。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

3、育种方法不同

鮰鱼在鱼苗出膜前几小时,及时将网片上的未受精卵抖落至孵化池中,然后将黏有受精卵的网片转移至另外的准备用来培育仔鱼的池中孵化,直至出膜。刚出膜的鱼苗体质比较弱,经暂养3~4d,可主动摄食

鲶鱼的培育人工繁殖前的1~2个月左右,水温达到10℃时,即收集个体在500克以上的种鱼进行雌雄分池培育,饲养密度为每666.7平方米水面600尾。投喂富含营养的动物性饵料,如鸡肠子、猪肺子、小杂鱼等。

扩展资料:

鮰鱼养殖

放养密度与鱼池条件、鱼种规格、养殖水平及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一般鱼种的规格为尾重30g以下,667m²放养量2000尾,成活率60%~80%,当年可收获200~300kg,当年平均尾重只能达到200~300g。

放养50~100g的规格,667m²放养量1000尾,如投喂高蛋白的优质饲料,且管理得当,成活率可高达90%以上,当年可长到尾重400~650g,产量达400~500kg。

回答2:

 鮰鱼(鮠鱼)下身略带粉红,无鳞,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这鮰鱼是何方神圣?据引进鮰鱼的昌岗中路粤菜食府罗先生介绍,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学名“长吻鮰(鮠)”,因与“回”同音,民间通称“回鱼”,又称“鮠鱼”、“肥沦”、“江团”、“白吉”。英文名:longnose catfish。这种鱼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溪或堰塘中不会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
   LiuTao鮰鱼一般为1500-2500克,少数个体可达10公斤。春冬两季,长江江口鮰鱼体状膘肥、肉质鲜嫩,正是品尝的最佳时令。
 鮰鱼游于长江与吴松口以及崇明岛附近,季节性很强,春夏间最肥美,嘴有两长须,俗称鮰老鼠。鱼皮有弹性且多胶质,红烧最佳,其色泽红润油光,鱼块裹着一层薄而匀的卤汁,汤汁不用勾芡,鱼本身胶质已有黏性,所谓自来芡,鱼表皮肥糯滋润,肉质软嫩无刺,酱味鲜咸之中有甜味,是上海本帮菜的传统本色。  鲶(nián)鱼(Catfish)俗称塘虱,又称怀头鱼。鲶鱼,即“鲇鱼”,鲶的同类几乎是分布在全世界,多数种类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但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里。
  普遍的体上没有鳞,有扁平的头和大口,口的周围有数条长须,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这是它的特征。
  夜行性,白天静静地藏在河底的坑里或树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鲇的大型种类会袭击小型的水鸟或老鼠。
  鲶鱼的卵有毒,误食会导致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情况严重的会造成瘫痪。 1. 鲇鱼药食俱佳,以炖煮最宜;仲春和仲夏之间为最佳食用季节;
  2. 鲇鱼体表黏液丰富,宰杀后放入沸水中烫一下,再用清水洗净,即可去掉黏液;
  3. 鲶鱼可用于清蒸、清炖、煮汤、红烧,做肉丸子等。
  4. 清洗鲶鱼时,一定要将鱼卵清除掉,因为鲶鱼卵有毒,不能食用;
  5. 吉林民间有方可,用鲇鱼熬汤沃鸡蛋,连续食用可以增加奶水。

回答3:

回答4:

回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