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认为:
“杂念”只是一种意识,它或许会扰乱人的思维,或者造成对外部信息的遗漏和吸收消化不完整,但不会阻碍信息的传入,因为事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而“排除杂念”是人的意识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大脑起调节作用,调节成积极的精神状态,以此促进人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杂念”排除了吧。
而“获得感悟”是认识的前进上升。因为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所以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总之,一句话,让自己的精神保持积极向上!好好生活,天天向上!
要读懂书的确并不容易。
杂念也就是佛学里的“妄想”,谁能做到没有妄想呢?也许只有一个人,就是死人。但是,是不是这种无“妄想”或者没有“杂念”的“清静境界”就是没有呢,其实,也不是这样的。
禅宗以“无念”不宗,无者无妄想,念者念真如。并不是没有念想就会有感悟。
不知你是否有体会,是不是都是从转瞬即逝的“无念”中而来。
我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始终在“无念”境界中,也没有一个人完全没有“无念”的境界。
第二点就是关于感悟。一般在说的感悟只是比较浅层的意识体验,深层的“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智慧”境界,论语中的“吾道一以贯之”,大学中的“明明德”、止于至善。都是说这个境界。我认为是需要无念的(这个是我的迷信吧)。另外,这种智慧被认为本身就是具备的,并不区别内外,也不是指脑子。
学生时代不宜去研究这些东西,小马过河的寓言大家都学过吧,这可不是在说小马哦。
弱弱地问一句,你觉得什么是杂念?六祖惠能大师有一谒: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