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电路原理》、《电路基础》课程各有什么区别?应先学那本书?请推荐一下具体书籍。谢谢!

2024-11-13 02:11:4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应该先学《电路基础》在学《电路原理》。

一、两本书的所包含概念不同:

1、《电路原理》主要内容包括:电路模型和基本定律,线性电阻网络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三相电路,互感电路与谐振电路,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2、线性动态网络时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双口网络,非线性电路,分布参数电路及均匀传输线,磁路。附录包括网络图论和矩阵形式网络方程,OrCAD/PSpice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3、电路基础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和基本定理,正弦交流电路,互感电路及理想变压器,非正弦周期性信号电路,瞬态电路等

二、两本书的所包含知识点不同:

1、电路原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是以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的基本规律及电路的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

2、电路基础内容是,电路的等效变换,线性电路等。

扩展资料:

电路的概念- -电路是指由实际元器件构成的电流的通路。

电路的构成-

-电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

电源是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向电路提供电能的装置;负载是可将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在电路中接受电能的设备;中间环节是电源和负载之间不可缺少的连接、控制和保护部件统称为中间环节,如导线、开关及各种继电器等。

电路的功能- -电力系统中的电路可对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中的电路可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变换、储存和处理。

电路模型- -在电路分析中,为了方便于对实际电气装置的分析研究,通常在一定条件下需要对实际电路采用模型化处理,即用抽象的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组合近似的代替实际的器件,从而构成了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模型。

理想电路元件- -理想电路元件是实际电路器件的理想化和近似,其电特性唯一、精确,可定量分析和计算。

理想电路元件可分为有源和无源两大类,无源二端元件包括电阻元件(只具耗能的电特性)、电感元件(只具有存储磁能的电特性)。

电容元件(只具有存储电能的电特性);有源二端元件包括理想电压源(输出电压恒定,输出电流由它和负载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输出电流恒定,两端电压由它和负载共同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路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路原理



回答2:

《电路基础》课程是所有电学课程的基础,《电路原理》这个课程没有听说过,不过估计应该是模电和数电的内容吧。我觉得应该先学《电路基础》,具体哪本书就不好说了,因为这本书写的人很多,我看过好几本,特点各有千秋,不知你学的是专科还是本科,但是我建议你找一本本科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来看,应该是不错的,记住不要用专科的,写的太糟糕(即使你是专科生)。希望对你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