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光曲》和贝多芬的资料~

2024-12-01 20:26:1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首钢琴曲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琪察尔迪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朱丽叶是伯爵的女儿,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

回答2:

贝多芬相关资料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青人前往维也纳拜见当时的大音乐家莫札特。此人其貌不扬,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钢琴身手,连被誉称神童的莫札特亦为之惊叹。立即向在场的朋友说:“此年青人必为乐坛掀起狂澜。” 莫札特的预言不到十年立即应验,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贝多芬。

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国科隆附近莱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时代贝多芬毫无幸福可言。

~惨遭鞭笞的童年声声疼~

他的父亲希望儿子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他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强迫他学习钢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这样凄惨痛苦命运下,贝多芬渡过了童年。 贝多芬天赋过人,再加上后天刻苦的磨练,程度愈来愈高,连他的老师都自叹弗如。

十二岁时贝多芬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乐师,也负起了养家责任。在宫廷中贝多芬遂渐受到重视,但他心怀远大,在一七八七年远赴维也纳投拜莫札特。但很不幸,他的母亲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这对贝多芬打击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

为了实现理想,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维也纳。此次华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为了报答,贝多芬日后写出了钢琴奏鸣曲作品五十三献给了华德斯坦。

到了维也纳,贝多芬受教於海顿门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兹贝格与萨里耶里等名师求教,尤其是后者,他学了有十年之久。

~挣脱束缚 追求自由~

一七九五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当时他亲自弹奏自己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闻遐迩。

他的「第一号交响曲」是后来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钢琴三重奏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与作曲家的双重声誉。

此后五年,他又写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一号到第三号钢琴协奏曲。一七九九年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他凭著神奇的想像力,接连写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漫著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而且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连莫札特都束缚的严格形式。

贝多芬在一帆风顺之际,声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

~听不见声音的巨人~

这是很残酷的打击,为了怕人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自己变得愈来愈孤僻。

而在此时,他与一名十七岁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帝相恋。著名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他们相恋的作品。

一八零二年贝多芬迁到离维也纳车程一小时的海利金宁静村庄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但耳疾恶化使他痛苦万分,因而他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书,陈述悲惨遭遇与不幸。后来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学观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此时他回到维也纳,乐思泉涌,一八零三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三号「英雄」交响曲。此曲原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贝多芬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称为「英雄交响曲」。

同年,贝多芬又写作了极出色的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与独一无二的歌剧「费黛里欧」。在这一连串作品中他表现出真正的功力,如「华德斯坦」与「热情」使世人如痴如醉。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号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一八零八年贝多芬同时发表了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与第六号交响曲「田园」。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杰作。

~藏著热情的火山~

贝多芬的内心蕴藏著无穷的感情,细腻、超凡、和谐、十全十美。贝多芬有意将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号「命运」,一开始的主题动机就是命运之神用力敲门,第六号「田园」更可察觉出贝多芬有意对大自然的描绘第一乐章他即标明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乡间」字眼。

一八零九年拿破仑攻占维也纳,王子公孙纷纷逃难,贝多芬经济陷入困境。在战火弥漫的日子里,他依然留在维也纳,苦心创作,他的「皇帝」协奏曲就是在隆隆炮声中写出的。

由於「命运」与「田园」首次演奏并未获得维也纳人民的青睐,贝多芬有心离去前往德国,但因鲁道夫公爵、罗伯高维兹王子与金斯基公爵三人极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后,贝多芬写作「大公钢琴三重奏」题献给这些恩人。

~乐声飞入平常百姓家~

自法国革命后欧洲空气为之一新,个人自由与人权因而确定。贝多芬亦把音乐平民化了,将音乐从贵族中带入全民化。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

拿破仑兵败,维也纳又恢复欢乐的气氛。一八一二年贝多芬在伤兵救济音乐会上首演「第七号交响曲」与「第八号交响曲」,非常轰动。他又博得维也纳人民的尊敬。

贝多芬从一八零四年到一八一四年之间,肉体蒙受失聪的惨境,但在这十一年的岁月里,他的创作丰富,历史价值史无前例。他写出了人类音乐宝藏中光芒万丈的珍品。

他的「第七号交响曲」没有标题,华格纳认为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徵,尤其是热情奔放的终乐章。「第八号交响曲」是他九大交响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达观而超然的态度浏览人生。

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一八一五年。那时他已届壮年对人生有更透彻的领悟,此后写作的音乐,除了震古铄今的第九号交响曲「合唱」和「庄严弥撒曲」外,全是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曲,这全是有内在的与深邃的精神意境。

~乐圣不擅人间事~

由於弟弟卡尔一八一四年去世,贝多芬又负起了监护养育侄儿的责任。但领养过程与事后侄儿给他带来的问题让他吃了不少苦头。总之他无法将爱心转移到他侄儿身上。贝多芬对与人如何相处的道理完全崩溃。

乐圣贝多芬变得更加消沈,同时身体状况更加严重,经济十分拮据。那时他正全力创作两大作品--「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尤其前曲是为了鲁道夫被任命为大主教登基典礼时演奏的使用。正因责任重大,他花了约五年的时光,在一八二三年完成。隔年五月七日他的「第九号交响曲」首演,将他的声望又推到新顶点。

「第九号交响曲」的「快乐颂」合唱是采自席勒的诗「快乐颂」。他早年就有此念头,经过了三十二年终於达成心愿。「第九号交响曲」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一生最大的荣耀与欢欣。

「第九号交响曲」预演时贝多芬亲自指挥,但因耳聋无法进行,秩序大乱,因此正式公演时由乌姆劳夫指挥。 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对听众指导。当全曲演奏甫毕,听众深受感动,高声欢呼,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毫无知觉,还是经过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含泪答礼。

这是贝多芬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他在不知不觉下患了肝病,时日就度过在病情益渐严重的日子里。他那即将远离尘世的心灵,反而趋於宁静。这时贝多芬好像在稀薄,纯净的高空中,俯视自己即将抛开的世界。写作了五首最后的弦乐四重奏曲。这些室内乐是他最后的作品,也是贝多芬留给世人的遗嘱。对万世证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

~最后的春雷响起了~

贝多芬的余生已经不多,单是一八二六年就动了四次手术,但病情未见好转。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维也纳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著震耳欲聋的春雷,此时贝多芬握紧右拳,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根据古老的记录,贝多芬的葬礼在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约有两万名以上的维也纳市民参加护送到举行追悼弥撒的雅瑟尔教堂......

回答3: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首钢琴曲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琪察尔迪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朱丽叶是伯爵的女儿,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

回答4:

《月光奏鸣曲》其实此标题并非贝多芬自题,实际“月光”一词来自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博,他把第一乐章的音乐比作瑞士琉森湖上月色的夜景,根据他的创意从而流传开来 有比作是单相思引起内心痛苦忧愁的。总之,充满灵感、朦胧、寂莫 有评论说,德彪西的月光是圆月,整个天空只现一轮月。老贝的下弦月,稍带残月,晚上听更好 在闷热忙碌而有点烦躁的周一下午听到到月光-躁热的世界突然安静下来,清凉带泪的熨贴 。 同样闷热忙碌但很平和的周二上午再听月光-内心深处某些至柔的东西被触摸着伸展开来, 如水如月光般安静地流淌 ,振开透明的双翼无声地滑翔 。。 《月光奏鸣曲》的传说故事: 话说贝多芬有一晚在郊外散步,忽闻一座简陋的木屋里传来钢琴的声音,驻足倾听,那曲调正是他所作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在这样贫苦的乡下人家,竟有人弹奏如此艰深的乐曲,这使他十分好奇,就走到窗外聆听,忽然琴声止住,有少女的声音叹息到:“哎呀,不行!这段太难了,我弹不好。要是能听听贝多芬弹奏,那可多么好啊!”又有男人说:“哎!要不是那么穷,我一定会设法买张票,让你听听他的演奏。”贝多芬大为感动,就敲门进去,眼前是一个孩子劳作的鞋匠,在破旧的钢琴旁,坐着一为盲眼少女,鞋匠是女孩的哥哥,两人相依为命,少女听邻近的贵族家弹琴,记住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的这首乐曲。贝多芬说:“我也是一个音乐家,想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他就在这架旧钢琴上弹起少女刚才弹奏的乐曲,乐声无比美妙,一曲奏毕,这位盲女感动得热泪盈眶,忽然夜风吹灭了烛火,绞洁的月光从窗口侵入,恰恰罩住了盲女钢琴的琴键。贝多芬为如此的清幽景况所感,乐思泉涌,当即在钢琴上即兴奏出《月光奏明曲》,开始时,琴音恬美幽静,如明月冉冉升上天幕,将银光洒向林野山川,第二段里,曲调变得轻快活泼,好像淘气的精灵在月光里嘻戏,最后,乐曲向着辽阔激荡的海洋,奔涌呼啸而去。贝多芬起身冲出门外,跑回家连夜把刚才奏的乐曲记录在五线谱上,不朽的《月光奏鸣曲》诞生了!而那一对贫苦的兄妹还沉浸在从天而降的喜悦里。 这故事是虚构的,对理解《月光奏鸣曲》的内容也毫无帮助,但这美丽的错误却让无数心灵从此爱上音乐 乐曲旋律: 《月光》奏鸣曲在音乐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正是这部作品,预示了古典主义像浪漫主义的转变。 第一乐章-持续的柔板(Adagio sostenuto),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 如果要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中选出一个最著名的乐章,那恐怕就是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了。这个乐章与其说表达了丰富的情感,毋宁说是暧昧,不间断的三连音贯穿始终,和声色彩朦胧,有冥想的静默,欲言又止的悲伤,也有甜美的回忆,梦一般幻想。 乐章开始于绵延的三连音,可以说是整个乐章的背景,所有的乐思都建立在这些宛如心跳的音型上。四个小节后,三连音型出现反复,同时第一主题进入,宁静的主题似乎在沉思,又带着一丝忧伤和不安,那是一种渗入肌肤的的预感。第二主题在B大调上进入,好像试图驱散三连音背景的晦暗阴霾,可是三连音却出现在音域类似管风琴脚键的最低音上,最终取代了第二主题昙花一现的乐观。 中段三连音在独自歌唱,一次又一次,唱出清澈透明的高音,却又不得不回到低沉的阴郁。乐音在流动,那里面有克制的情感,有焦虑的心灵。 再现部加重了忧郁的气氛,平静的第一主题再现后,是转调到升c小调的第二主题,低音持续着三连音,在一串下行中慢慢消逝在阴暗的和弦里。 第一乐章是沉思,默默的思考中,有悲哀,焦虑,怀疑,也有片刻的光明。第一乐章的情感是克制的,没有那种过分的滥情,一切都建立在连绵不断的三连音上,这是在一个天才的构想,用持续的,如同睡梦中的呼吸的节奏,来刻画思维的流动发展。这个乐章大概可以说是即兴曲甚至是大多数浪漫主义钢琴小品的先驱了,他没有按照常规,把第一乐章写成快板的奏鸣曲式,这实际上表明,当内心的情感需要更加直接的表达的时候,形式的平衡规范已经开始让位于乐思的自由想象了。 第二乐章-小快板(Allegretto),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这个短小快乐的乐章有一种超然物外的美。Liszt形容这个乐章是“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朵小花”。呈示部连奏和断奏交织,跳动的音符有温柔的抚慰,也有戏谑的微笑,不断的变换表情。中段的气息宽广温厚,宛如大自然中自由的呼吸。再现部简短温柔,好像瞬间留下的微笑的脸,永远让人回味。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Prestoa agitato),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第三乐章贝多芬采用了迟到的奏鸣曲式。在严整的形式下却表现出令人惊异的激动。连串的琶音组成的主部主题犹如风暴中的浪涛,一浪高过一浪,在浪峰的最高处,,是有力的重音,是沸腾的热情,也许,还带着出离的愤怒。副部加大了控诉般的力量,十六分音符如同暴风雨中的雷声,在远方滚滚作响,在焦躁不安的背景中,右手弹出刚强有力的旋律,不带一丝妥协。副部的结尾类似于一个插段,毫无顾忌的激情迸发,最后连续的八分音符敲出斩钉截铁的节奏,这是意志力的声音,是胜利的号角。 发展部短小有力,副部回响在左手,节奏放慢,表情舒展,但是紧接着,右手的动机变得不安,内心的激动不但没有丝毫的缓解,反而更加强烈了。发展部的结尾阴郁,略带痛苦,似乎是悲剧的预示。 再现部当中主部规模略微减小,副部的乐念被扩展成尾声暴风雨般的琶音,却在热情的顶点突然沉寂,冻结成疲惫的绝望,但是贝多芬的精神是永远不会屈服的,那一小段如同华彩的上行,终止于沉重的低音八度,澎湃的大海并没有就此平静,沉重的和弦在暗示,精神的力量仍然活着,它是不可战胜的。 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在音乐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预见了情感挣脱形式,成为音乐作品主宰的浪漫主义时代的到来。贝多芬没有按照常规,把第一乐章写成奏鸣曲式,而代之以自由的三部曲式;流动的三连音贯穿始终,主部副部的对比被弱化,强调乐思的发展。这都是对于浪漫主义音乐的跨时代的预言。第二乐章可以看作是连接段,联系沉思的第一乐章和激动的第三乐章,这种逻辑的联系也是浪漫主义者的追求。第三乐章具有奏鸣曲式的结构,也是奏鸣曲的情感中心,激动的音符完全超出了古典主义的清澈典雅,而进入了个人化的内心世界的表达。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月光奏鸣曲启发了整整一个浪漫主义时代的钢琴作曲家。

回答5:

贝多芬(1770—1827)出生于波恩,自幼学习弹琴,1787年曾到维也纳向海顿学习作曲,并结识莫扎特。贝多芬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体系的时代,欧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识此时正日益兴起。他的作品正反映了这些时代的特征,或歌颂英雄,或反对封建,争取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其主要作品有《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命运交响曲》(即第五交响曲)、《合唱交响曲》(即第九交响曲)等。贝多芬的晚年十分凄凉,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但是,人民忘不了他,1827年3月29日,贝多芬的葬礼举行时,有二千多人参加护灵。贝多芬对音乐的最重要贡献是交响曲,因此他被誉为“交响乐之王”。
关于“月光”:

19世纪上半叶,一位德国音乐评论家发表文章,说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使他联想起“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
于是出版商即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天晚上,贝多芬在维也纳郊外散步,忽然听到琴声,而且是他的作品。他寻声走到一幢旧房窗前,发现一位盲姑娘在演奏。他进屋后才知道她非常喜欢贝多芬的音乐。作曲家非常感动,在月光辉映下,他写下了这首月光曲……。”
其实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是他献给朱丽叶坦·桂察蒂的,这位朱丽叶坦比贝多芬小14岁,是一位伯爵的女儿,他对她一见钟情,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1977年,南美国家巴拉圭发行了这枚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小型张乐谱。这枚发行量不足万枚,而且都是在欧洲发行的,为的是挣外汇。因而这枚小型张特别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