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出自四大名著哦

2025-04-13 16:11:0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你好!

  1. ”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出自四大名著。

  2. ”三过家门而不入”亦称三过其门而不入,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

  3.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史记·夏本纪》、载,“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

  4. 故事简介:

    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5. 人们用“三过家门而不入”来表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6. 通过这个典故,倡导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责任心与献身精神,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我们要学习古人的献身精神与主人翁的责任心态。

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答2:

那是说“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大禹治水13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期间曾三次路过自己家,但因治水繁忙,无暇回家。于是有了"三过家门而不入"之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回答3:

不是大禹治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