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效应 - 概述
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 - 例子
先说生活中的“狄德罗效应”吧,人们分到或买到一套新住宅,为了配套,总是要大肆装修一番,铺上大理石或木地板后,自然要以黑白木封墙再安装像样的灯池;四壁豪华后自然还要配红木等硬木家具;出入这样的住宅,显然不能再破衣烂衫,必定要“拿得出手”的衣服与鞋袜;就此“狄德罗”下去,有的也就觉得男主人或女主人不够配套,遂走上了离妻换夫的路子。
稍加留神,社会生活中的“狄德罗”亦非寡数。有的干部当到一定级别,不是先考虑如何尽职尽责,而是讲究办公室要有多大,汽车排气量要达多少,出差住的饭店是多少星。如此“狄德罗”下去,个人待遇和消费水平倒是配套了,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观念却不知跟谁配了套。
狄德罗效应 - 消费体现
搭配
在今天的城市消费生活中,市民们越来越注重各种消费品之间的搭配是否和谐和统一。例如,在服饰消费中,人们开始重视帽子、围巾、上衣、裤子、袜子、鞋子、首饰、手表等物品之间在色彩、款式上的相互搭配。在家居生活中,人们注重家具、灯具、厨具、地板、电器、艺术品和整体装修风格之间的和谐统一。每当人们搬进新装修好的房子的时候,原来的那些旧家具,如果与住房装修格调不合,常常不是拿来送人,就是当垃圾处理掉。(国外的学者把这一类消费文化现象,叫做“狄德罗效应”)。
在我们的消费生活中,物品往往以一个体系而出现,而不是以单个的孤立形态而出现,因为我们所需要的物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系列物品的组合。显然,物品之间有一个如何组合的问题。但是,在不同的时代,物品的组合逻辑是不同的。我们的消费生活,先后经历了从物的“功能组合逻辑”、到“系统组合逻辑”、再到“格调组合逻辑”的升级换代。
物质短缺时代
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消费品的短缺,也由于意识形态的干扰,中国居民的消费生活中的“狄德罗效应”还不明显。当时人们所考虑的,主要是如何解决物品短缺问题,而不是物品之间的协调统一问题。那么,是不是当时的物品之间就没有组合的问题呢?也有,但主要是物品之间的“功能组合”。所谓功能组合,指的是物品之间在功能上的相互依赖。例如,要完成坐在一起吃饭的功能,我们不但需要桌子,而且需要椅子。同样道理,有了沙发,也要有茶几;有了茶壶,也要有茶杯;有了铁锅,也要有锅勺。它们之间的搭配,就遵循了功能组合逻辑。事实上,由于当时消费品的短缺问题,即便是物品的这种功能组合,在当时也常常难以完全实现。例如,许多平房连卫生间都没有,居民必须到外头使用公共卫生间。它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后才逐步实现的。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消费品功能组合的实现,人们的消费生活进入了“系统组合”的时代。所谓系统组合,指的是与某种生活水平相一致的、满足各方面需求的消费品之间的配套组合。在这里,人们的消费需求之间构成一个系统,满足这些需求的消费品之间也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其中某个物品缺失,就会导致生活水平的缺损和消费心理缺憾。例如,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家电热”,就遵循了这种系统组合逻辑。人们买了电视机,也同样想要有电冰箱。有了这两样,还觉得没有洗衣机也不行。这“三大件”之间尽管不构成功能组合,却体现了系统组合,因为家用电器之间构成了代表某种生活方式的系统;缺了一样,生活方式就有缺口。弥补这种缺口,便成为当时人们消费的主要动力。
狄德罗效应,是由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发现。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或“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附注:想起来是因为自己原来看过《读者》一篇相关的文章。希望对楼主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