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为喜温、喜光、耐肥及半耐旱性蔬菜,而保护地栽培番茄常会出现低温、弱光及高湿等不利环境因素,这些不良条件加上管理不当,会使番茄出现植株徒长、落花落果及一些生理病害,生产上应注意预防和控制。
(1)植株徒长 由于保护地栽培番茄是在外界较寒冷的季节,再加上设施遮光,所以光照弱、光照时间短。因此保护地栽培番茄从苗期到结果期都会受到光照不足的影响。光照不足会使植株徒长,茎细弱,根系发育差,叶光合能力下降,延迟花芽分化及开花结果,降低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此外,保护地中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栽植密度大,互相遮阳等因素也会造成植株徒长而影响番茄的生长发育。
保护地栽培番茄除尽量使植株多见光外,还应控制保护地的温湿度,注意不可浇水过于频繁,应使其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及干爽的生长环境。
(2)落花落果 落花落果也是保护地番茄常出现的现象。造成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营养不良:光照不足,植株光合能力差;地温低,根系发育差,吸收能力下降;整枝打杈不及时或夜高温消耗大量养分;植株徒长等致使开花结果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落花落果。
环境不良:保护地栽培常出现高湿及高温、低温环境。空气湿度过高会影响授粉受精,导致落花。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花粉的发育及萌发,导致落花。
目前保护地栽培番茄除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外,还广泛采用生长素处理,进行保花保果。目前常用的生长素为2,4-D和PCPA(番茄灵),2,4-D使用浓度为15~20微升/升,在番茄花开放时涂抹花梗或浸花。番茄灵使用浓度为20~30微升/升,当番茄第一花序有2~3朵花开放时,可用小型喷雾器喷花。用番茄丰产剂2号效果也很好。
(3)生理病害 保护地番茄常出现以下生理性病害。
空洞果:空洞果外形带棱,汁液少且味淡,品质差。空洞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开花授精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授粉不良,果实发育差造成。此外,生长素处理花朵后肥水跟不上,氮肥过多,植株徒长也会产生空洞果。
粒形果:在保护地栽培的严冬及早春容易发生。产生粒形果的植株发育正常,但坐果后果实不发育,小如豆粒。
产生粒形果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授粉不良,光照不足,夜温过高,消耗养分多,使果实得不到充足养分而正常发育膨大。
畸形果:指果形不正常的尖顶果、桃形果、多心室果等。产生畸形果的主要原因是花芽分化时环境不良或开花时生长素处理不当造成。苗期花芽分化时温度低,水肥充足,会出现多心室畸形果。开花期生长素处理浓度过大、处理过早会出现尖顶果和桃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