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身器材的使用须知

2025-04-13 07:47: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外部结构:由ABS塑料外壳和金属材料组成,一般产品的前部都有两对或数对金属电极,打开开关保险,轻按开关,即能产生强烈电击、照明光束和报警声。每个产品都有充电插孔一个。防水电筒的插孔有的要拧尾盖才能充电。有的插孔也是控制电源的保险装置。 辅助装置:喷雾、报警、强光,普通照明、防抢、伸缩、验钞、染色、绿色信号灯、带保险等。
内部结构: 有一体化高压集成块可充镍镉、镍氢电池组成,不用换电池,充电即可,可反复充电600-800次,长期使用。请不要随便打开观看或拧动各个关节部分及铜圈,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为损坏。所有产品都以放电状态出厂,使用前必须按要求充电。充电器输入电源为家用200v照明电。充电最长不超过以下时间:1号电池14小时(可连续照明4小时以上),2号电池10小时,5号电池8小时,7号电池6小时工作原理:其共同特点是能使侵犯者丧失进攻能力或产生恐惧心理,而且绝对不可能留下任何伤残和后遗症,是一种用之有效而没有后顾之忧的理想防身器材。
电击:即利用高压发生器及可充电供电产生4万伏以上的强烈电击,使侵犯者产生一种强烈的触电感觉,从而丧失抵抗能力,最高电压可达8万伏、20万伏、30万伏、50万伏... ...300万伏 不等,能使作恶者击倒在地,而这种高压低流的工作原理是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的。使用时贴近人体或对准对方即可。一体化高压发生器分两大类:倍压的、脉冲的两种。倍压的电击后留有余电,用电击部分轻碰金属即放掉余电。倍压的怕潮湿,特别是黄霉季节及雨雾天,宜放干燥处。电击时如遇咝咝响声,放不出火花,用干布擦净电击部位或用吹风机稍吹干即可正常电击,切不可暴晒。倍压的相对而言容易坏,但电击强、威慑性大,人们容易接受; 脉冲的电击后无余电,不怕潮湿且质量好,在雨天或受潮后同样可电击。防水电筒下水前,必须检查有关部件防水性能是否良好,方可下水照明。 液体喷雾及染色功能:即依靠其散发刺激性气体,使侵犯者丧失视力,上呼吸道强烈咳嗽,立时失去作恶能力(半小时后完全恢复正常)。染色剂还能在歹徒身上留有三天洗不净的绿色记号,减少侦破麻烦。使用时对准面部即可,切不可逆风使用。而这些喷雾功能无毒,绝对不给人留下任何后遗症。保存在摄氏45度以下。
强光:也是一种实用的自卫武器,照射程150米以上的,其特强光束,能使侵犯者暂时失去视觉,可使你争取制止暴力的时间或逃离现场,而这种致盲是暂时的,不会造成视力的任何伤害。使用时对准歹徒眼睛即可。照射程 200米以上的也可作远距离搜索使用。警棍都装有灯座,不用烙铁,只要把灯头部位轻轻拉出拧开即可换灯。
报警:电机和电子报警两种,电机可发出100分贝以上强烈报警声,电子报警可达150分贝以上,足以招来邻居、行人或警察,使侵犯者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
验钞仪:可识别各国钞票、发票、香烟的真伪,以免上当受骗,可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持防身工具不违法,用以犯罪另当别论
防身用品,市面上是可以买到的,而国家也没有明确规定买卖或者持有属于违法,如果市民购买了用以防身并不算违法,但如果用来犯罪,这样的防身用品就成为了“犯罪工具”,性质改变了,当然就算违法。
而具体到案件本身,由于无法确定用以犯罪的“辣椒水”是自制的还是购买的专业商品,暂时也不方便下定论。
“持有不违法”他比喻说:“就像硫酸,正确的持有和使用,它是化学实验中的常用试剂,可是如果用来泼人,那就是犯罪。”
现今在网上购买和持有防身都不算是违法,但是,这些威力极大的用品如果销售使用不当,还是会带来许多危险。
“在民用标准,购买限制和使用规范等方面,国家的相关部门都应该针对这些商品进行更加规范的规定,这样才能保证防身用品真正用来‘防身’。 毕竟是结构复杂的东西,不像甩棍和喷雾,所以使用的时候要注意日常保养。主要是在充电方面。
1、充电前必须放电!精品防身器材使用的都是镍镉电池,放电量大,但和镍氢电池一样都有记忆效应,所以防身器材是不能象手机那样随便乱充的。放电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当电击的频率明显变慢、声音变得低沉的时候,就说明这个防身器材电力不足了,此时可以多电击几次,等到打不出电弧的时候,再用电筒把剩余的电彻底放光。一般来说,打不出电弧以后只需打开电筒几分钟电池就会彻底用完了。
2、充电过程中绝对不能使用!充电时一定要把电源开关和保险关上!否则有可能会损坏电击器。
3、充电时间8-10个小时足够了,所有电击器都一样,不能充太久。电池在出厂前已经做过了处理,所以不用象手机那样第一次充很久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