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思先烈 清明时节,回忆苍苍茫茫的中国革命史,从八国联军到日侵华战争,再到中国解放内战,其间上万次的战役,胜胜败败,生生死死,残残伤伤,舍舍弃弃,追追逃逃,轰轰烈烈地向世人宣布:中华民族永不被打到!正如战场上的一个个英雄,永远矗立是在战场上,矗立在我们心中,紧紧握着枪…… 20世纪初,随着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腐败的清政府相继签下《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南京条约》等众多不平等条约,再由“七七”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岌岌可危。这时,从人民群众中用处了一批有一批热血青年,他们跟着党出生入死,为国家与敌人拼搏着,直至1949年解放,造福了全国上上下下上千个城市的人民。 胜胜败败。胜败乃兵家常事,说得轻巧,但是谁能保证有这么一场战役没有一个人牺牲再残酷的战场上呢?敌人有枪有炮有飞机,飞机俯冲,大炮轰炸,都会有英雄洒热血再黄土地上。胜?伤亡少些。败?伤亡多些。有时我会想:为什么在战场上,胜胜败败都会有人为国捐躯,可还分敌我双方呢?胜与败,不是都会有战士牺牲吗?牺牲了多少人?上千?上万? 生生死死,残残伤伤。无数烈士为国捐躯了,时常我会猜测:这些烈士一定没有死,他们只是把灵魂寄托在大地上。牺牲在丛林里的人还在丛林地里,牺牲在河水里的人就在河中,牺牲在雪山上的人就在雪山里,他们还在那里坚守着土地……会吗?会的。谈谈残伤,战场上受了伤的人们总给人留下一种铜筋铁骨的印象,似乎受了伤根本不当回事儿,这让人感到辛酸,他们是手上已经到了习惯的程度吗?是吗?是的。 舍舍弃弃。战场上,如果亲人因为炙热的子弹永远倒下了,战士们还是得前进。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可是,战士们只有舍去,只有舍去!战火连天,女战士生下了孩子,可是为了行路顺利与不引起敌人注意,只有把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放在一个角落里,任他生死。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可是,这些母亲只有舍去,只有舍去!不孝,不忠,不尽父母之责,这些不是罪名,而是战士们为革命献身最好的印证。 追追逃逃。还记得毛主席的《反第二次大围剿》里有这么一句“七百里驱十五日”。天哪,穷追不舍十五日,这是何等的毅力?也许这只是战士们征战路上的九牛一毛,但我们更可以从这么多年的追追逃逃看到战士们深深的爱国情。 直到1949年中国全面解放,49年来,战士们用一条条生命终于换来了中华民在现在的富强。在这清明时节,我不禁感叹: 易老天难老,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已似春光,深谢战士手里枪。 这是我刚刚写下的我自己的清明节感言,不知道你能否用上…… 因文笔有限不周之处还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