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古代称为卯时、平旦、日出。清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īng chén,指刚刚日出的时候,通常指早上5:00-6:30这段时间。
平旦是指地平线前的太阳,黎明后的一天叫 "平旦"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谈论的是黎明。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
这个日出的时候是指一天 5 ~ 7点的清晨。此时,初升的太阳,光耀大地,给人一种活力感。
扩展资料
《春晓曲》 唐代 温庭筠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红颜镜中老。
白话译文:我家就住在往来长信宫的大道旁,小燕子双双在如烟的花草见穿梭。出入都是油壁香车,金犊牵挽,室内陈设着流苏宝帐,鸡鸣正叫早。天气已经回暖,笼中的娇鸟暖还在昏睡,门帘外的落花闲来也不扫。看到暮春一树衰桃,临池倒影,不禁叹息,人也如桃花般红颜易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晨
清晨在古代称为卯时、平旦、日出。清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īng chén,指刚刚日出的时候,通常指早上5:00-6:30这段时间。
平旦指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称“平旦”,也就是我们现今所说的黎明之时。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
日出这个时段指每天清早的5~7时。此时,旭日东升,光耀大地,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这个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日出”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又有卯时、日始、破晓、旭日之称。
扩展资料:
描写清晨的古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题破山寺后禅院
1.清晨。如古诗“清晨入古寿,初日照高林”。
2.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
3.日出后则叫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
4.再晚一点,到7点多钟,则叫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