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马沟村的昨天,今天,明天
故乡的村子是我的童年,记忆中的贫困、凄凉、破落和原始的村庄及生活上存心间。日子里的心酸刻在了我的童年;只有家门前的小溪,流淌着岁月涓涓的时光,也流淌着我记忆中儿时和年少。父亲劳作,母亲操持,日子里伴着辛勤和苦寒、艰难,在窘迫中度过。好在小溪流着春秋冬夏,夏秋三伏天河中洗洗,轻松昌快。冬春三九寒天,冰封河面,往来走在冰上,轻易走过。四季流着,都记录下村人过往营生和耕种收获的身影。腊月八,挖一决冰(马驹子),致癸在腊八节的桌下处,漫漫地融化在岁月里。小溪流就是这么一季一季、一辈一辈从村人心目中流淌着。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某一天干枯了,至今再也没有水流淌。从此,我家门前没有再听到过过河人的怨声。难道,难过往的村河干枯,是为了村人好走吗;难道荒漠化漫延到了陇东南部气候湿润宜人的二阴地区上邽我的家乡?小溪的干枯,从此谈出了这个村和村人的视野,也失去了我很多儿时和少年时候的记忆和梦想。一沟两坡冬暖夏凉的二里长村,从此长上了飞出的翅膀,终因在“开放、改革”的年月,整村迁徙到沟外二里处开阔的川地上,仅与原村相邻的川区、宽阔地带的省道公路两旁,建设了新庄廓,村人们各户建设了时尚的砖混结构的平顶式样的住宅,院墙美观,房子向阳,看电视不再为接收不到信号而发愁,也彻底摆脱了历史以来沟中坡度大,受滑坡的威协和通不了汽车路的困绕,从此过上了理想中的现代化新生活。为有小河旁离我家最近的两眼长流泉水,还在原处不停的昼夜流淌着,昔日早、晚排队担水的村人们却不在,没有了喧笑热闹的身影,成为一个寂静的山谷,只有曾今涓涓溪流,流过我记忆中我的童年跟伙伴围堤聚水抓鱼的玩耍情景,也一去再也不复返了。老村庄一切都不在,两米之宽小河干枯了、人搬没了、路也小没了,只留着各户原有的旧院落,东倒西歪的墙院、树木陪着旧房子和记忆中的前世村人的影子支撑着。今人均把自家拆迁后的旧院子开挖后种成了各种农作物,只有不流水的小河裸露着河床,企盼着雨季的丰洪能润泽一次。记得曾今的小河,在我家门前有条村人担水和上下地过往的村路,每到春天,满河滩冰冻融解,午后一河滩烂泥泽国,给过往的人们发难,尤为长期困绕着担水洗衣的妇女们,这段路行走太难了;能不能走过去和爱不爱走这段路,都是必须的,为了吃水和洗衣服,路再烂也得蹚过去。村河;是村人们的母亲河,有着厚重史,也蘸着村河水书写着各户生活的苦难史,季节打理着日子,岁月中庚迭着春去冬来。只有不停的劳作,艰辛的度过,才是故乡的昨天。上几辈村人,情愿在沟里苦中熬,讲究”实干、苦干加巧干“,不怕“发白、腰弯、骨酥”,就怕丢失每寸宅地和脚下几分薄田,再困难也得撑过,确实有困难时全赖亲朋邻里、亲房相互帮助照应,只要命在,也决不离、不弃这块系命的故土。
今天,新村廓已被时代淹没,房子盖着高出了我的记忆,室内讲装饰,家具也时尚化了,电视早已普及,节目收视近百套,VCD、DVD和时尚的游戏,村中食品起市,家用日光淋雨洗浴设施,卫生间,各种摩托车和村村通交通车等,一有尽用;也有个别家庭开上了小骄车,生活都很现代化和时尚了,被城市和时代同化了。种地虽说比原来远了,但骑摩托车到地头,收工开囬家,比原来轻松,都不走路了。闲月进城务工,挣些钱,穿的也都时尚了,吃、喝也讲究了,日子过的好滋润。孩子只生一对,也不多生了,思想大大转化了。年轻人外出北京、上海和南方大城市务工,带来了城市时尚的生活信息,接受了先进思想,如今城市有的村中都有电脑、手机上网也普及了,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新农村现代生活变迁及过渡的鉴证转型时期。家庭有发展前景的孩子,着力供给其完成学业,走上所向往的职业和仕途。目前村上已有20%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步入科研、部队、公务、医疗、企业、个体及其它领域发展成功者。纵观村民生活变化空前,各项发展还在上升的趋势。象我70年代初在省城省某省级单位工作40年的人,相比村上属穷人了,也非常羡慕啊。
明天,是一个未知数;村子发展是必然的,中央对“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工作很重视,县上发展决心和力度大,如何发展下去,发展成什么样的村子?前景很广阔,规划中县城八里东扩到我村前,城中村的时代已不远。我将拭目以待!
衷心祝愿我的故乡;清水县上邽乡马沟村,加快乘上国家发展的东风,乡亲们更加过上科学现代化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