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包括西藏北部被称为“羌塘草原”的部分、青海昆仑山以南地区和新疆的同西藏、青海毗邻的地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面积4.5万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Hoh Xil)”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藏语称该地区为“阿钦公加”。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气候严寒,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可可西里(地区)”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不同的地理概念。“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只是“可可西里(地区)”的一部分。整个可可西里地区包括西藏北部的“羌塘草原”地区、青海昆仑山以南地区和新疆的同西藏、青海毗邻的地区。国家在划分自然保护区时将整个“可可西里(地区)”根据行政区划,以省界为界分为了“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和“新疆北昆仑自然保护区”以及“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以青藏公路为界,东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西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又称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中国最大、海拔最高、最神秘的“死亡地带”。它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高寒地带。整个可可西里均在海拔5000m左右,气候干燥寒冷,严重缺氧和缺淡水,环境险恶,令人望而生畏。人类无法在那里长期生存,只能依稀见到已适应了高寒气候的野生动植物,且总数量有限。人们给这里起了许多可怕的绰号,如“神秘的死亡地带”、“死亡线”、“人类的禁区”、“生命的禁区”等等。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2014年11月,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启动。
2017年7月7日下午13时,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
可可西里的历史沿革:
1995年青海省政府将该区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于1996年公布。
1997年12月国务院批准并公布该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9年9月更名为“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6年4月,青海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部署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提出将力争于5年内建成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
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包括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等地,园区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包括西藏北部被称为“羌塘草原”的部分、青海昆仑山以南地区和新疆的同西藏、青海毗邻的地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面积4.5万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
青藏路上,一路很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