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里适合种葡萄(酿酒用)?

2024-11-20 13:40:4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产区的概念,就是适合种植葡萄的地方,种植葡萄最好的地方,从世界上来讲,总的在北纬40度这条线上。比如法国的波尔多、美国的加州,还有咱们中国的新疆、河北的怀来都在这条线上。北纬40度就是它的适宜栽培区,中国的优质葡萄产区也大部分分布在这条线上。世界葡萄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暖温带区域,主要在欧洲和中亚南部,也生长在南非。 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葡萄在欧洲就有广泛的种植,西起法国的波尔多、波艮地,途经地中海、黑海、里海沿岸,到美国的加里福尼亚,几千年来都以盛产优质葡萄闻名。随着葡萄种植技术的推广,非洲、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暖温带区域也开始大量种植葡萄,葡萄销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世界上有不产葡萄的地方,但可能没有吃不到葡萄的人。在我国,新疆的葡萄种植历史最为久远,它的葡萄品种、果品质量、产量也都是首屈一指。除新疆之外,河北省是我国目前第二大葡萄产区,辽宁、山东乃至西南地区的葡萄产量也越来越高,如果用一串串葡萄来标出中国的葡萄产区,那么北纬40度的这条线一定像镶满珍珠的缎带。 生长条件 葡萄的种植可谓是一项繁杂的劳动。果农们要想有好的收成,葡萄有好的品质,在移栽嫁接前,首先要选择葡萄树最佳的生长环境,以满足葡萄的生长。 加工固然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可是最终决定葡萄品质却是葡萄的质量。在葡萄酒的历史中,果农常常要看老天爷的脸色,祈求他能赐给葡萄最佳的生长条件,因为他们不只是要酿酒,而且要酿出好酒。另外,气候、土壤、地域条件是葡萄生长的先决条件,因此葡萄园的选择总是从这三个方面考虑。 地域条件 葡萄树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生长容易, 但要种出品质好,有独特风味的酿酒葡萄却须有地域的配合。地形的变化可以产生与大气候不相同的小气候。 斜坡既有利于阳光集中照射,又拥有更好的排水性能,所以要比土壤过于肥沃的平地更适合种植葡萄树。 在地球北部,朝南的斜坡能吸收更多的阳光,因此土壤的温度比较高。在南半球,反之亦然。在炎热地区,气候凉爽的斜坡也适合栽种葡萄树。 海拔的高低也影响温度。在海拔高,天气凉的葡萄园中,葡萄成熟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气候条件 一般来说,葡萄树适合温和的温带气候,所以全球大部分的葡萄园都集中于南北纬38度~53度之间的温带区。影响葡萄成长的气候因素有很多,以阳光、温度和水最为重要。葡萄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充足的水源,它们对各种不同葡萄品种的影响也不相同。葡萄受天气变异的影响也很大。如果在奏遇上一场霜冻,在夏天遭到一场冰雹,收获期雨下个不停,这些都会毁掉一年的收成。 土质 葡萄园的土质对葡萄酒的特色及品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葡萄树并不需要太多的养分,所以贫瘠的土地特别适合葡萄的种植。太过肥沃的土地使葡萄树枝叶茂盛,反而倒生产不出优质的葡萄。除此之外,土质的排水性、酸度、地下土层所含矿物质的种类,甚至表土的颜色等等,也都深深地影响葡萄酒品质和特色的形成。葡萄园中常见的土质有花岗岩土、沉积岩土、砾石及卵石地等。 葡萄的生长过程 萌芽期 当春天的温度上升到10℃时,葡萄一年的生长周期就开始了:新芽萌发,然后出现第一片新叶,接着新梢开始生长。到五、六月份,花瓣开始形成,接着就是开花,形成幼果。 幼果期 这个时期持续的时间从幼果开始,到转色期结束。在这一时期,幼果迅速膨大,并保持绿色,质地坚硬。糖开始在幼果中出现。同时,在这一时期中,酸的含量开始逐渐增加。 过熟期 在浆果成熟以后,果实与植株其它部分的物质交换基本停止。果实的相对含糖量可以由于水分的蒸发而提高(果汁浓度增大),浆果进入过熟期。过熟作用可以提高果汁中糖的浓度,这对于酿造高酒度、高糖度的葡萄酒是必须的。 休眠期 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通常需要90~100天,到了秋末,随着气温的降低,葡萄开始落叶,然后进入冬季休眠期。 转色期 转色期就是葡萄浆果着色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浆果不再膨大。果皮叶绿素大量分解,白色品种果色变浅,丧失绿色,呈微透明状;有色品种果皮开始积累色素,由绿色逐渐转为红色、深蓝色等。浆果含量则开始下降。 成熟期 从转色期结束到浆果成熟,大约需35~50天。在此期间,浆果再次膨大,逐渐达到品种固有大小和色泽,果汁含酸量迅速降低,含糖量增高。 气候因素是葡萄品种区域化的主要指标 在法国,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土壤中栽培的葡萄,才能酿造出具有特殊风味的世界名酒.他们认为土壤对葡萄的栽培区域的划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世界广阔的葡萄产区来讲,这种以土壤进行葡萄区划的情况、不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影响葡萄品质和葡萄酒质量的因素是综合性的.仅在多数情况下,往往是气候对葡萄的生长、结果和葡萄酒的优劣起主导作用,气候因素已成为诸多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光照、量度、降水等天气条件都是葡萄生长和结果所必需的,特别是夏秋季的天气状况。 1、光照 太阳光是葡萄进行光合作用唯一的能源.是葡萄进行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动力,葡萄产量和品质的90%—95%来源于光合作用。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总能量为每秒3.7×1033尔格、在地球大气层之外、如果太阳辐射的能量为100,经过大气层反射回太空的能量为37%,余下的63%穿过大气,其中20%为大气增温和大气运动,达到地面的只有43%,如果这43%全部为植物吸收,植物呼吸又消耗掉7%,蒸腾作用消耗掉34%、最后被植物固定的能量只有太阳光总能量的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被叶绿素吸收并参与光化学反应的太阳光的成份中,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波长为380一710纳米(1nm1000微米).或400—760纳米。20世纪20年代美国科学家R.埃默森等人研究光合作用时,发现在光合有效辐射380—710纳米范围内,光合作用量子利用效率仅有22.4%,光合作用量子效率之所以这样低,说明植物在吸收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时,有很大一部分能量变为热能浪费了。因此,实际上目前农作物转化太阳能的效率远远没有达到2%的水平。 自然条件下,由于光饱和现象和其他原因,还要浪费许多太阳能.真正消耗于光合作用的太阳能量在许多情况下,还没有达到太阳总能量的1%。在我国一般葡萄园太阳能的利用率仅为o.5%左右,现代科学一直在追求利用太阳能,提高转化率、挖掘增产潜力以达到高产优质。 葡萄是喜光作物,几千年来人们为它搭架和整形修剪。以便使它获得更充足和合理的光照。近年来、人们仍然通过架式和修剪的改革,为葡萄创造更加适宜的叶幕微气候、以改善每片葡叶片的光合效率来达到优质和高产的目的。 在葡萄生长季节、充足的光照使花芽分化良好,叶片生长色绿。肥厚。新梢粗壮、果实着色良奸,特别是对光照特别敏感的欧洲种葡萄,只有在阳光直射条件下才能着色正常、不象康克、卡它巴、黑虎香等欧美杂交种。在散射光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鲜艳的颜色。正因为葡萄对光照的特别需求,因此,葡萄产区的光照条件都比较好,而在那些“天无三日晴”的我国南方省区,就不能生长出品质优良的葡萄,甚至不能栽培葡萄,因为在长期阴天多雨气候条件下,葡萄叶片薄而黄绿,新梢徒长或细弱、叶柄伸长、花芽分化不良,常产生小果穗和造成落花落果。由于光照不足,光合产物少。葡萄营养不良,葡萄产量下降,品质低劣,新梢不能充分成熟,越冬性差,易发生冻害。 葡萄对光照的需求,也并不是光照越强越好。夏季中午高温伴随着强烈的光照,果实在强光的照射下、果面温度可达50℃以上、葡萄的日烧病常会发生。叶片在中午光照条件最好的时候、则又会发生“午睡现象”。什么是“午睡现象”呢?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曲线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峰型,中午光合作用最强,光合速率最高;另一种是双峰型,上午和下午各有一光合作用的高峰.而中午处于光合作用的低谷,就是所谓的 “午睡”,英文称为midday depression。葡萄有明显的“午睡”现象,而“午睡”造成的损失,在某些植物中可占光合产物总量的30—50%,甚至更多。因此、有必要寻找减轻或消除“午睡”的办法,以使中午宝贵的光照条件,不至白白浪费掉。 “午睡”现象是植物对强光产生的一种适应性保护反应,它受到生态因素 (光照、土壤、气温、湿度、C02浓度)、生理因素、生化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还不能完全从理论上解释和在生产实践中加以克服。 2、温度 温度(热量)是影响葡萄生长和结果最重要的气象因素。葡萄属暖温带植物。要求相当多的热量。活动积温是指葡萄某生长时期内,日活动温度的总和,它应用较广泛,既能较好地反映葡萄发育速度与温度条件的关系、又能用以表示某一地区的热量资源。葡萄生长期 (从明芽至桨果成熟)需要的月平均气温在10。C以上的活动积温、因品种不同而省所差异。 在种植葡萄和进行品种区域化时.应根据各地区的年有效积温来选择葡萄的品种。知道某—地区的有效积温和某一品种对有效积温的要求之后,就可以大致推断出该品种在某地区进行经济栽培的可能性。由于有效积温是多年的平均值,这一平均值的上下可能出现的变动幅度为200℃—300℃,因此,在具体应用时,对以上有关数据应予以考虑。 温度对葡萄生长、结果的进程也产生重要影响、春季当气温达到7℃—10℃时,葡萄根系开始活动。10℃—12℃时开始萌芽。葡萄新梢生长、开花、结果和花芽分化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期间如出现低温天气(<15℃).葡萄就不能正常开花和授粉受精、鲜食葡萄和制干葡萄浆果成熟期的适宜温度为28℃—32℃,而酿酒葡萄则为17℃—24℃。 高温能对葡萄造成危害,但程度远远不如低温,低温对葡萄的伤害是世界葡萄栽培中常遇到的问题、低温限制了葡萄的栽培区域。葡萄一般栽培在北半球北纬20—51℃之间。欧洲葡萄品种的栽培北限是德国的莱茵河流域。生长在这里的葡萄、由于生长季节太短。温度太低、积温太少,有些年份葡萄枝蔓和果实成熟不良、因此,这里所有的葡萄园都在莱茵河北岸向阳的南坡地上,以充分利用坡地的小气候和莱茵河水对空气温度的调节作用,保证葡萄的成熟。栽培的南界伸展到了印度。在南半球、葡萄主要栽培于南纬20—40℃之间。欧洲葡萄的种植范围朝赤道方向扩展的限制因素。是高温、病害和缺乏足够的低温诱发葡萄的休眠。在印度某些地区、某些欧洲葡萄和欧美杂种葡萄也能生长,但没有真正的休眠期。欧洲葡萄向两极方向扩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生长季节短、不足以保证果实和枝蔓成熟以及抵御冬季低温。 低温的伤害主要是冬季的严寒。欧亚种葡萄的抗寒力、不同品种之间差异很大、不同组织和器官之间也有相当差别。通常情况下、美洲葡萄的抗寒力大于欧亚种。葡萄的根系是抗寒性最弱的,大部分葡萄的根系在一5。C左右即受冻致死,根据沈阳农业大学1983—1984年测定,一些鲜食种砧木品种根系受冻致死的临界温度大致如下:玫瑰香—5.2℃、巨峰—6.7℃、康拜尔早生—7.0℃.Harmony—8.0℃,Freedom—9.0℃,公酿 —号—9.1℃.北醇—9.3℃.圣乔治(St.Gearge)—9.4℃、河岸葡萄—11.4℃.贝达—12.6℃.山葡萄×河岸葡萄杂交种—14.8℃、山葡萄—15.5℃。为了减轻根系冻害、采用山葡萄和贝达(Beta)作抗寒砧木、使葡萄通过埋土防寒能在较寒冷地区栽培,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不采用抗寒砧木,在某些寒冷的年份、即使在埋土条件下,根系冻害问题也相当严重、因此、必须要做好冬季防寒工作。一般认为。多年平均最低温度在—15℃一—14℃的地方、葡萄可不埋土越冬,而在低于—15℃的地方必须进行程度不等的覆土、葡萄才能安全越冬、即使如此,地表下50厘米的土层温度也经常达到—5℃。葡萄的冬芽抗寒能力比较弱.其次是成熟的一年生枝条,多年生枝条、主干最抗寒。欧亚种葡萄的芽眼,在冬季能耐—20℃一—18℃的低温、但如果枝条成熟度较差、进入休眠期的时间短、那么在—15。C一—10℃时,芽就会受冻,在—18℃时、如低温持续3—5天,那么不仅芽眼受冻,枝条也会受冻。 春季的低温是晚霜的危害,嫩梢和幼叶在—1℃时即开始受冻,O℃时花序受冻。秋季、在我国北方有些年份早霜过早发生、叶片和葡萄浆果也会受冻、导致叶片变色、浆果变软。这时气温一般下降到—5℃一—3℃(表3—9)。 3、降水 在农业环境的诸因素中,自然降水的多寡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强烈地影响着葡萄的生长和发育,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在某些地区,对某些栽培品种、降水量季节性的变化是葡萄品种区域化的最重要的气候因素之一。降水量季节性的变化,因世界不同的气候类型.而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地中海气候的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是:夏秋干旱.冬春多雨(图3—3)。而我国主要葡萄栽培区的气候为季风气候(除新疆外),这种气候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是:秋冬春三季干旱、夏季雨水多,占全年的45%一65%,这与世界著名葡萄产区的降水特点形成鲜明对照。 我国葡萄产区都在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控制之下,南方春季阴雨天气更加重了葡萄栽培的难度。我国因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对葡萄不利(除新疆外),所以“水分胁迫”现象对葡萄表现十分显著。所谓“水分胁迫”、就是指由于水分不足或过多。或不适时都会使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使光、热等气候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生产潜力不能充分表现、产量下降,品质低劣。例如,葡萄生长在雨水较多的土壤中,根系吸收水分过多,新梢生长迅速、细胞膨大、细胞壁变簿.组织脆嫩抗性差。开花期间碰上梅雨天气影响授粉、受精过程,并引起严重落花落果、病害蔓延。在相当多的年份,葡萄成熟期遇到较多的降雨、浆果糖分积累困难,新梢旺长、叶幕郁闭、病害发生严重。冬春三季,雨雪稀少,对葡萄越冬和第二年生长又会产生干旱的不利影响。虽然干旱造成的“水分胁迫”不像多雨造成的“水分胁迫”那样对葡萄产生不良影响,然而在生产上也应予以充分重视、并通过灌溉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