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动画片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低?

2025-04-06 07:47:1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感觉动画师这行真的是负能量满满,尤其是小工作室给人家做外包的,还得看着那些大公司的脸色行事。

回答2:

说白了这就是为了利益呗。现在的日本动画模式转变为了制作委员会,制作委员会,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可以让一家企业或一家公司参与多部动画的投资,这样能确保不赔本,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

再这种模式下,拍10部动画,9部翻车,只要有一部爆红了就能赚到钱。这种模式下,数量取胜,所以大多数公司都能赚到钱,即使赔本也只是极少数的公司。你才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原作被改编为动画片,他们不管原作的质量如何,只要能改变动画就能赚钱。很多作品在改编成动画片之后,原作销量都有了明显的升高,也许你不喜欢这一种动画,但是这个作品在改编成动画片后,就会有更多人看到他,没准就有谁喜欢上了呢,所以就能提高原作的销量。

虽然动画片那个业绩非常的欣荣,实际上画师却赚得很少,可以说是负能量满满了。画师的工资那么低,自然就不会用心做出好作品了,像关谷神奇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一个原画师,那时候他能赚那么多钱,是在那个时代,现在这么多年之后,原画师的工资却还是保持不变,物价却飞速上涨,画师连自己的温饱都解决不出来,哪里还能用心做出好作品,自然就没有好的动画产生了。

而且现在都是追求数量,不要质量,很多动画制作的过程都非常赶,没有时间去修理那些小瑕疵,这些小瑕疵越集越大,自然就不会出现一部好的作品。以上这些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有问题请大家补充。

回答3:

日本的画师这一块,已经有一定的人才断层,同步进行制作的动画这么多,很多作品分不到“大佬”,再加之现在的制作现场进度非常的赶,没有时间修正的作品很多,因此总体的作画崩坏就变多了。

回答4:

5月去日本旅行,和正在日本做原画的朋友碰了个头,本身好友许久不见,应该是一个愉快的重逢,但饭桌上谈着谈着就变成了诉苦的倾听,感觉动画师这行真的是负能量满满,尤其是小工作室给人家做外包的,还得看着那些大公司的脸色行事。谈着谈着,就从他自己的环境,转到了整个业界,他也说了自己从业3年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