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与个旧组下部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图3.3),矿体受花岗岩接触带、地质构造和围岩条件的复合控制。该类矿床锡储量占个旧矿区锡储量的20%、铜占40%、铅占1%、锌占25%。
根据岩石、矿物及元素组合可将该类型矿床进一步划分为三种矿床类型:①白钨矿-矽卡岩矿床:为单钨矿床,很少有其他金属伴生,白钨矿呈浸染状分布于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中,钨的品位一般0.1%~0.2%。②锡铜-矽卡岩矿床: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磁黄铁矿、毒砂、黄铜矿和锡石等,脉石矿物有斜长石、萤石、石英及残留矽卡岩矿物。③锡铅矽卡岩矿床: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绿泥石、萤石及矽卡岩矿物。
矿体产状可分为五种:①缓倾斜似层状矿体,产于花岗岩突起相对平缓的斜坡或凹盆中,一般矿体长大于300m,宽约200m,厚1~3m。②缓倾斜透镜状矿体,一般产于接触带(呈槽状)、小突起顶部或有利地层与花岗岩大角度相交部位。矿体形态变化复杂,走向长100~500m,厚1~20m。③陡倾斜脉状矿体,产于断裂与花岗岩交截部位或岩脉旁侧,矿体依附于断裂或岩脉上下盘产出。矿体规模大小不一,连续性较好。④陡倾斜柱状矿体,产于两组断裂交叉并与花岗岩交截部位,矿化一般较强。⑤凹兜状矿体,产于岩舌、岩枝形成的三面环绕花岗岩凹部,矿体呈月牙形,长条透镜状等。矿体一般宽度不大,而厚度较大,品位较富。
图3.3 老厂矿床东深部36排地质剖面图(局部)
1.花岗岩;2.矽卡岩硫化矿体;3.层间氧化矿体;4.矽卡岩;5.个旧组卡房段上部地层
对于该矿床类型中的缓倾斜似层状和透镜状矿体,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倾向于将其划归为层状锡石—硫化物型矿床。因此,对个旧矽卡岩型矿床的划分,目前仍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