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个性,气质,性格,人格有什么不同?

2024-11-19 00:31:3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个性

  简单的说,个性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

  个性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l,开始是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一般来说, 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称人格。

  由于个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许多心理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个性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曾综述过50多个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S.Woodworth)认为:“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认为:“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与内隐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认为:“在心理学中个性就是指个体在对象活动和交往活动中获得的,并表明在个体中表现社会关系水平和性质的系统的社会品质。”

  就目前西方心理学界研究的情况来看,从其内容和形式分类方面来看,主要有下面五种定义:

  第一,列举个人特征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人品格的各个方面,如智慧、气质、技能和德行。

  第二,强调个性总体性的定义,认为个性可以解释为“一个特殊个体对其所做所为的总和”。

  第三,强调对社会适应、保持平衡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体与环境发生关系时身心属性的紧急综合”。

  第四,强调个人独特性的定义,认为个性是“个人所以有别于他人的行为”。

  第五,对个人行为系列的整个机能的定义,这个定义是由美国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阿尔波特(G.W.Allport)提出来的,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目前,西方心理学界一般认为阿尔波特的个性定义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个性研究的各个方面。 首先,他把个性作为身心倾向、特性和反应的统一;其次,提出了个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最后,强调了个性不单纯是行为和理想,而且是制约着各种活动倾向的动力系统。 阿尔波特关于个性的上述定义至今仍被西方的许多心理学教科书所采用。

  前苏联心理学家一般是从人的精神面貌方面给个性下定义的。从这方面理解个性的心理学家又有两种情况:一部分心理学家把个性理解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目前我国的一些心理学教材也持这种观点。另一部分心理学家只从心理的差异性方面把个别心理特征理解为个性。 应该说,前一种看法是比较恰当的。他们认为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个性特征并不孤立存在,而是在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的制约下构成的整体。而后一种看法过于狭窄,没有看到个性倾向在个性中的作用,缺乏对个性各个特征作为有机的整体看待,它显然没有揭示出个性的实质。

  由于个性的复杂性,我国心理学界对个性的概念和定义尚未有一致的看法。我国第一部大型心理学词典——《心理学大词典》中的个性定义反映了多数学者的看法,即:“个性,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第一,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第三,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也有少数学者提出将“个性”和“人格”加以区别,认为个性即个体性,指人格的独特性;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内在组织,它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以及体格和生理等特点。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只是互相交错在一起,共同影响着人的行为,人格的形成更多的是由教育决定的。

  综上所述,尽管心理学家们对个性的概念和定义所表达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精神还是比较一致的:“个性”内涵非常广阔丰富,是人们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综合形成系统心理结构。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个性就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个性”是不同的。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行为举止、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而有的人则很难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虽曾见过一面,却给别人留下长久的回忆;而有的人尽管长期与别人相处,却从未在人们的心目中掀起波澜。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个性在起作用。一般来说,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容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平淡的个性则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个性也容易产生一些误解,往往认为一个“倔强”、“要强”、“坦率”、“固执”的人很有个性;而“文雅”、“平和”、“斯文”、“柔弱”的人没有个性。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至少说是不全面的。“倔强”、“要强”、“坦率”、“固执”是一种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或者心理特征。由于这种倾向的个性特征比较鲜明、独特,往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文雅”、“平和”、“斯文”、“柔弱”也同样是一种性格温和、希望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人带有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和区别于其他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特征。只不过这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比较平淡而不鲜明,往往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罢了。 由此可见,不管是哪一种倾向性的个性特征,不管这种特征是鲜明的还是平淡的,它都表明了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人人都有,精神面貌人人不可缺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个性的人。 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有直接的作用。

  这些日常生活中所提的“要强”、“固执”、“坦率”或“文雅”、“平和”、“柔弱”等,实际上是心理学中个性心理特征之一的性格,而不是个性的全部内容。

  从构成方式上讲,个性其实是一个系统,其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一)个性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系统的动力结构。它较少受生理、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倾向性中的各个成分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其中,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而世界观属于最高指导地位,它指引着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人的言行的总动力和总动机。由此可见,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

  (二)个性心理特征——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其中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对现实环境和完成活动的态度上的特征,即性格。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系统的特征结构。

  (三)自我意识——指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方面,如自尊心、自信心等。 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的自动调节结构。

  个性结构的这些成分或要素,又因人、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互相排列组合,结果就产生了在个性特征上千差万别的人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中的个性特征的变化。 而心理过程是个性产生的基础。

  一般而言,个性具有下列特性:

  (一)个性的倾向性

  个体在形成个性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表现出每个个体对外界事物的特有的动机、愿望、定势和亲合力,从而发展为各自的态度体系和内心环境,形成了个人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独特的行为方式和个性倾向。

  (二)个性的复杂性

  个性是由多种心理现象构成的,这些心理现象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别人看得清楚,自己也觉察得很明显,如热情、健谈、直爽、脾气急躁等;有些非但别人看不清楚,就连自己也感到模模糊糊。

  (三)个性的独特性

  每个人的个性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即使是同卵双生子甚至连体婴儿长大成人,也同样具有自己个性的独特性。

  (四)个性的积极性

  个性是个动力倾向系统的结构,不是被客观环境任意摆布的消极个体。个性具有积极性、能动性,并统帅全部心理活动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五)个性的稳定性

  从表现上看,人的个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六)个性的完整性

  如前所说,个性是个完整的统一体。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其标准比较一致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决不是偶然性的随机凑合。人是作为整体来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

  (七)个性的发展性

  婴儿出生后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随着其成长,其心理不断丰富、发展、完善,逐渐形成其个性。从形式上讲,个性不是预成的,而是心理发展的产物。

  (八)个性的社会性

  个性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起一定社会作用的有意识的个体。个性是社会关系的客体 ,同时它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个性是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活生生的人和这个人所具有的意识。个性的社会性是个性的最本质特征。

  从个性的发展性 与个性的社会性来看,个性的形成一方面有赖于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有赖于个人所处的一定的社会关系。研究人的个性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为基础和出发点。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考察社会因素对人的个性形成的决定作用,才能科学地理解个性。

  研究个性,就是研究人,就是研究人生。个性理论就是关于人的理论,就是关于人生的理论。人人都有个性,人人的个性都各不相同。正是这些具有千差万别个性的人,组成了我们这个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和各种各样、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人类群体,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和时代的变迁。

  其它: 服饰与personality个性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或"诗如其人",意谓文章、书法和诗词等艺术作品能反映其作者的个性。相似地,服饰也能反映穿著者的个性。服饰所反映的个性是天性与角色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天性热情奔放,服饰则浓艳大胆,迷你裙、牛仔裤、宽松衫都不妨一试,披襟当风,意气风发;天性拘谨矜持,则款式保守,色调深沉,中山装纽扣粒粒紧扣,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淡泊含蓄者喜雅洁,素衣一袭,悠然自得;好胜争强者抢占流行的前沿……展现出不同性情、不同衣着、不同的仪表神态风貌。
  消费者对服饰的款式、色彩、图案和质地常会显示出某种偏爱,这种偏爱是个性的反映和表露。其中服饰色彩与个性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少研究者声称找到了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偏爱冷色调的服饰消费者通常表现出安详、冷漠和好沉思冥想的个性;喜欢暖色调的人一般精神饱满,天性活泼好动,富于情感,热情而急躁;偏爱红色的人渴望刺激,好新奇;喜欢褐红色的人,不少是属于多情善感而又容易与人亲近的类型,秉性柔和温顺;紫色的爱好者常常带有艺术家的气质或自命清高;棕色和绿色常常是稳重谨慎性格的人所中意的色调,这些人不喜欢锋芒毕露;橙黄和橙红是乐观天性的表露;偏爱白色或银灰色的人往往高雅脱俗;喜欢黑色的人也许十分谨慎,如果喜欢黑色配紫色的话,则可能是忧郁或悲观的反映;偏爱黄色,特别是大面积地使用黄色,则是醉心现代作风的表现等等。
  服饰的个性表现与环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某些场合和环境有助于个性化的充分表现,某些场合则易于抹杀个性。例如,在一些远离日常生活的场合中,如化装舞会和狂欢节活动,人们可以暂时抛开体面、礼节和身份,置习俗陈规于不顾,放纵自己的想象和平时受到压抑的欲望,穿着打扮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个人特征和流露出深层意识。相反,在庆典、婚礼或纪念仪式等隆重场合上,在宴席、大剧院或其他豪华富丽的环境中,人们或着制服,或穿礼服,容易表现为干人一面的效果。
  不同类型的服饰消费者,其服饰的个性化程度各不相同。时装的创新者和倡导者的服饰一般都具备极为鲜明的个性。他们往往率先采用某一新颖的款式,或在选择一种较常见的时装时略加变化--修改某些细节,调整色调的深浅浓淡,或换一种配套方式。在这类消费者中,较高文化程度的人所占比例较大,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安全感和较高的自信心,以及独立的见解和自主的地位,其为人行事不需求外界的支持。他们常常是活跃于各种公开场合的和好交际的人,重视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认为或意识到自己引人注目,懂得或擅长用穿着方式来支持自己对人生和服饰行为的看法和观点。赶时髦和随大流的服饰消费者往往缺乏鲜明的个人特征。也有人不喜欢受人注意,穿着打扮力求随俗普通,以使自己可以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隐蔽到人群中去是为了寻求安全感。
  服饰被看作是认识穿著者个性的捷径。如前所述,服饰反映个性几乎成了一句格言。但是,这种反映的精确度究竟如何?我们可以用服饰装点出一个理想的形象,给人以我们所乐意给出的印象;另一方面,服饰也会暴露你深藏在心底的奥秘。因此,有一种服饰社会心理学理论,把服饰反映个性这一现象区分为表现公开的自我和流露隐蔽的自我两个不同的侧面。一个人的个性有不同的侧面和丰富的内涵,服饰形象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服饰的消费者可以进行思考和选择。

回答2:

个性、性格、人格中文上的区别:
个性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有好有坏。
性格指个体对人对事的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人格指人的品格或者人作为权力主体的资格,是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有高有低。
气质一般指个人的风格。

对于国内心理学研究而言,个性、性格、人格其实含义是相同的,只是对于Personality这个英文单词的不同译法,个人认为译为性格比较符合英文的本义及中国的国情。
心理学上的气质指的是受神经活动影响较大的、稳定的性格特点。

回答3:

人格由性格,气质,自我调控组成,是构成一个人行为,思想,情感的特有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个性和人格差不多

回答4:

心理学:不同性格的人都有什么特点?听老师详细讲解!

回答5:

很难有明显的界限